12月25日下午,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召开智慧应急产学研创校地协同发展工作会商会议,旨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加快学校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体系改革重塑,推进应急职教数智化转型发展,擦亮学校安全与应急特色品牌,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议现场。
万州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向其军讲话。
万州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向其军指出,万州区作为长江上游区域重要城区,要在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区域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培训基地、智慧应急科普基地、公共设施平急两用改造;打造平急转换产业先行区、低空经济示范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服务万州智慧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要充分融合“整机+核心部件+配套制造+运营+服务+金融”全产业链,聚焦市域空域管理改革“五大基座”“六大创新”,加快校地融合、军民融合、空地融合、有人机无人机融合,力争在UAM、eVTOL、机载CNS/ATM等研发和场景应用上有所作为,在打造渝东北和川东北地区通用航空集群上不断创新,补齐短板、拉长长板,提升以一域更好服务全局的能力和贡献度。
向其军强调,迭代升级“1366”应急管理体系,发展智慧应急产业、低空经济,可有效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有力支撑、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空间。
他表示,地方将大力推动以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各种产业形态加快融合,持续延展产业链条,不断拓展新兴产业、特色产业与服务,跟踪研判新的技术革命、前沿应用场景塑造等适配产业发展的引导趋势,进一步夯实校地深度合作机制,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上有机衔接,推动补链成群,推进人才共引共用、项目共联共研、资源共建共享、产业共促共荣、发展共融共赢。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胡方霞讲话。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胡方霞指出,学校作为西南地区一所以安全与应急为办学特色的高职院校,着眼“全灾种、大应急、大安全”需求,构建“空、天、地、网”四位一体的专业集群新格局,深耕行业“统、防、救、测、产”一体化发展,有责任有义务为安全应急事业、行业、产业加固底板、贡献长板、锻造新板,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高地、服务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能力体系实战体系制度体系、助力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学校将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内外规律,积极探索智慧应急场景应用、智能应急产业、低空经济等新样态相适配的新载体、新路径,实现政校企行目标同心、同向、同行,资源互通、互联、互用,发展共商、共育、共赢。
会议决定,校地双方将围绕“全灾种、大应急、大安全”格局下的“市场、空域、政策、技术、安全”五个核心要素及适配的各类事项做实定期工作会商研判机制。实行专班化推进、项目化实施、清单化落实、常态化督促、系统化联动,将工作会商议定的可行性重要事项、重点项目细化量化,加快提升智慧应急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构建区域数智应急“政产学研资”创新生态,持续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