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12月20日电(刘磊)建设“一库一网一图一台”系统架构,对接两地11个数字化应用,入库1.31万处风险点位、3649处防护目标……今年重庆市合川区与四川省广安市共同打造“川渝毗邻地区(合川·广安)一体化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应用,在预警发布、联合会商、应急响应和协同处置等多方面,探索增强跨省(市)毗邻区域应急联动机制和处置能力,构建自然灾害防减救线上线下一体化工作体系。
“以前,我们最担心毗邻地区成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灯下黑’,现在通过数字化手段赋能,能有效扫除工作盲区。”合川区应急管理局局长代加森说。
资源数据共用
凝聚一体化合力
合川区与广安市交界线长达209公里,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经济相融,水文、地貌条件相似,洪涝灾害、森林山地火灾、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应急联动需求较大。
早在2020年,重庆市合川区与四川广安市及其下辖的华蓥市、武胜县、岳池县等地,在应急、气象、水利、林业等领域及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处置协同等方面细化合作,签署应急管理领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合作协议。
“由于行政层级不一、联动机制不畅、数字融合程度不深、指挥体系和响应条件存在差异等因素制约,各地在应急联动执行上始终存在信息共享难、资源共调难、多跨协同难、联动响应不快、处置效率不高等问题。”代加森表示。
2020年以来,在灾害过程中,合川区、广安市两地毗邻地区需集中安置群众1.5万余人次。部分群众离毗邻地区避难场所位置、医疗救助站点、救灾物资发放点等相对更近,但是由于未掌握这些场所地址等原因,导致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助。
2024年,合川区、广安市两地“一把手”亲自对接,签订共建共用“川渝毗邻地区(合川·广安)一体化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应用合作框架协议。协议要求采取边设计、边开发、边采购、边迭代的方式,打造“川渝毗邻地区(合川·广安)一体化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应用,建设“一库一网一图一台”系统架构。“一库”即共享资源库,包括两地风险分布、减灾资源、防治和责任体系等信息;“一网”即联合监测网,汇聚合川、广安多部门监测数据和预警信息,实时跟踪告警处置情况,感知风险态势;“一图”即联动处置图,用于图上联合指挥作战、发布协同任务、实时查看处置情况、全程跟踪任务实施等;“一台”即协同工作台,用于数据、任务、事件、内容和用户协同管理。
目前,该应用已对接两地11个数字化应用,入库1.31万处风险点位、3649处防护目标、2388组减灾能力信息、1931个减灾资源信息,实时监测397个自动气象站、174个水情监测站、130套林火监测设备、52个防汛视频监控等数据,实现跨省(市)、跨部门、跨层级数据交互共享、资源互联互通、工作协同互动。两地风险底数、减灾资源、监测预警信息共享率和跨省应急资源投送速度显著提升,形成一体化闭环防范应对自然灾害的强大合力,确保全程资源调度最大化、全域损失影响最小化。
“川渝毗邻地区(合川·广安)一体化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应用驾驶舱。新华网发
预警信息共享
扫除“飞地”盲区
合川、广安接壤区内有7个乡镇存在“飞地”。“飞地”内,群众因手机号码归属地问题,常常接收不到居住地的预警信息。
“比如,居住在广安境内的合川‘飞地’群众,他手机号码属于合川,仅能接收到合川区发布的信息,收不到广安的预警信息。灾情发生时,这些群众往往不能及时转移避险。”广安市应急管理局局长何海林表示。
为了让数据快速流通、预警全面覆盖,“川渝毗邻地区(合川·广安)一体化防灾减灾救灾”综合应用设计了联合监测预警、风险分析研判、协同联动处置、联合复盘改进4项一级场景和15项二级场景,统一监测预警信息采集、存储、发布标准,实时传输两地应急管理、水利、林业、气象、规划自然资源等涉灾部门监测预警信息。
“现在,每次预警信息发布、解除都能做到真正共享,实现风险一体感知、灾情一体分析、事件一体处置、能力一体提升。”何海林说。
联演联训提能、联防联控减灾、联动联战救援……依托该应用,两地推动自然灾害联防联治机制、应急资源共建共用机制、灾害信息互联互通机制、灾害事件共商共处机制、数据要素共享共维机制等改革举措落实,“特别是橙色及以上预警期间,两地将联合开展灾情‘日研判’,联动开展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代加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