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办学110年 在传承与创新中培育时代新人-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4 12/05 15:51:22
来源:新华网

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办学110年 在传承与创新中培育时代新人

字体:

  

0:00
/0:00

  新华网重庆12月5日电(江茜)办人民满意教育、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回应老百姓对教育的美好期盼。

  今年是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办学110周年,在学校即将迎来办学110周年纪念之际,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欧健回顾了办学历程,讲述初心坚守,总结办学经验和特色,并展望新征程如何焕发百年老校活力,谱写育人新篇章。

  百年风华,承古焕新。欧健介绍,西南大学附中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14年,力求培育中国新青年。其后学校几经迁徙流变,弦歌不辍、文脉绵延。迁至北碚之后,受惠于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梁漱溟等先生的文教思想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下迅速成长,“立人·新民”的办学理念应运而生。

  欧健指出,百余年来,学校与国家和民族同气、同心,与世界和时代同向、同频的办学文化传统更加清晰。进入新时代,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提出了“为学生生涯幸福奠基”的教育主张,成为新时代学校办学文化的集中表述和概括。

  围绕“为学生生涯幸福奠基”这一主张,学校相继提出“中学里的大学”和“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先行者、示范者、引领者”两个办学定位,以更大的精神气象和敢为人先的担当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自身的创新实践响应中国式现代化对基础教育的要求。

  在时代的发展变化中,“改革”“创新”“突破”始终是一所学校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来源。欧健回忆,在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西南大学附中启动多项改革措施,包括“重塑集团化办学”“重构课程体系建设3.0”以及“评价体系的重构”等关键行动,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每位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立足教师培养,西南大学附中贯彻“全员育师、全过程育师、全方位育师”的教师培养理念,构建起教师三级培养体系,即“新进教师三会培训——青年教师青蓝计划——成熟教师卓越计划”,制定三个层次教师发展的培养考核机制,即年轻教师通过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做到“站稳讲台”;中青年骨干教师通过对创新教学的研究,创建“魅力讲台”;资深名师通过对教学风格的研究,打造“品牌讲台”。近年来,学校多措并举,引领教师从专业进阶走向优秀,全面赋能教师的成长,持续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启航新征程,如何在传承与创新中,坚守教育初心,走出一条立足长远,与时代需要相契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谈及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欧健表示,西南大学附中坚定地以“为学生一生的生涯幸福奠基”为追求,致力于办一所面向未来的“开放、健康、智慧”的大学附中。

  欧健进一步阐释道,开放是一个人视野的宽度,健康是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智慧是一个人人生的高度。办一所面向未来的开放、健康、智慧的大学附中的学校发展定位,不仅是西南大学附中的发展方向,也是为学生创造生涯幸福的重要途径和保障,共同构成了学校办学的核心价值和愿景。学校将赓续百年学校之使命,以多样态课程为基石,以生涯教育为抓手,培养以德为先、知行合一、全面发展、面向未来,具有中国心、世界情的时代新人。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

Copyright © 2000 - 2025 cq.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