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名重庆医学博士在华蓥创多个“第一”-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4 11/05 09:41:49
来源:重庆日报

十名重庆医学博士在华蓥创多个“第一”

字体:

 华蓥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学科主任、重医附一院神经外科徐睿博士为患者手术治疗。(华蓥市人民医院供图)

9月23日,华蓥市人民医院,余敏博士正在查房了解病人情况。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重医附一院肝胆外科贺强博士为患者诊治。(华蓥市人民医院供图)

  “徐医生,你帮我看看这名患者的片子,适不适宜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前不久,重医附一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徐睿接到一通求助电话。打电话的是华蓥市人民医院业务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段生韦,随后,徐睿收到对方传来的一份动脉瘤患者影像报告。

  “可以进行介入手术,要注意微导管塑形和弹簧圈的选择,否则容易造成术中动脉瘤出血,病人会有危险。”看过片子后,徐睿很快给段生韦回了电话,叮嘱术中注意事项。

  尽管已离开华蓥市人民医院近4个月了,可对徐睿而言,过去一年的经历,仍在延续。

  2023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重医附一院)和华蓥市人民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携手共建紧密型医联体。当月,重医附一院就派出首批6名医学博士,赴华蓥市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对口帮扶,徐睿便是其中之一。今年7月,重医附一院又派出第二批4名医学博士对口帮扶。

  华蓥市人民医院在当地开展了多项新手术,并组建新学科、开展多学科诊疗,实现近两年科研立项零的突破,让当地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

  带去新技术 常态化开展神经介入手术

  去年7月初,徐睿等首批6名医学博士,赴华蓥市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帮扶。

  华蓥市紧邻重庆市合川区、渝北区,是川东进入重庆的重要门户。作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该院承担着当地及周边区县近50万人的医疗救治和健康保健服务。在重医附一院对口帮扶医学博士到来之前,该院尚无拥有博士学位的在职职工。

  “一年里,我们主要围绕临床和教学两方面,开展门诊、查房、手术,教学、培训、讲座等,有时也到乡镇义诊。”来到华蓥后,徐睿很快摸清了当地脑血管疾病诊治相关情况。

  一方面,当地以急诊收治脑出血病人居多,受限于医疗条件,其他脑血管疾病类型病员收治量偏少;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相应的医疗设备,有些诊疗项目无法开展。同时,脑血管疾病手术客观上存在风险高、难度大,病死率、病残率高等问题。

  “当地诊断大多数脑血管疾病并不难,难的是应对此类疾病开展手术的高风险性。也正因如此,不少脑血管疾病患者并不把当地医院作为首选,而是动辄到广安市区就诊,甚至直接到重庆看病。”徐睿说,这种状况必须有所改变,因为很多脑血管疾病患者并不适宜长时间、远距离转运。

  这也是华蓥市人民医院急于想改变的。

  “但我们需要帮助和指导。”段生韦告诉记者,去年10月,在徐睿主导下,医院成功开展了广安市首例脑电监测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紧接着又开展了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手术。消息传开后,患者和医生都增添了信心。

  今年初,一名中年男性因颅内动静脉瘘被送到华蓥市人民医院。

  “这种病发病率不高,在基层医院并不常见。”徐睿说,当时患者颅内出血量10余毫升,陷入昏迷状态,通过神经介入手术能有不错效果,但手术风险高,对医务人员技术和经验要求高。

  段生韦主动请缨,想完成这台手术。他和徐睿很快商量制定了手术方案:通过介入注入栓塞剂,让瘘口闭塞,防止再次出血。

  随后,段生韦主刀,不到两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经过半个月后续治疗,患者康复出院。

  “如果没有徐医生在场指导,手术可能无法顺利完成。”段生韦感慨,过去一年,在徐睿帮助指导下,他们通过引入新技术、开展新手术,有效解决了医院应对脑出血、脑外伤、颅底肿瘤经验不丰富的难题,尤其是颅内动脉、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已能逐渐独立开展脑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来自重医附一院心内科心脏彩超室的博士杨云净,同样为当地带去了新技术。

  右心声学造影是一种无创伤、无辐射、简便有效的造影技术,能了解右心系统各腔室的解剖和血流状况,帮助医生判断有无心腔内分流或心腔外分流带来的相关疾病。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项新技术,但此前从未接触过,也没有人进修学习过。”华蓥市人民医院超声科主任廖家玲告诉记者,过去一年,科室平均一周就会开展一次该项检查,在杨云净手把手教学指导下,目前科室4名同事均能熟练掌握该项技术并独立完成检查。

  多学科协作 留下专业诊疗团队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必须要留下一个团队。”贺强是重医附一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工作20多年,来到华蓥市人民医院后,他很快就帮助医院组建了首个MDT(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

  贺强介绍,华蓥市肝胆疾病发病率较高、患者多。此前,当地医院已能熟练开展一般性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但由于缺乏设备和技术,一些难度较高的手术没法开展。比如,由于没有增强核磁共振,也缺乏针对肝胆的特殊诊疗器械,诸如腹腔镜下左右半肝切除术、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等行之有效的诊疗手段尚未突破。

  “我和华蓥市人民医院的蓝文富、向惠平、陈云华等三名医生成立了一个医疗小组,组建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专攻肝胆疾病。”贺强说,团队在过去一年开展了包括腹腔镜下的脾脏切除,HAIC(肝动脉灌注化疗)等在内的不少新手术,全年完成肝胆类疾病手术上百台。

  对于一些受限于客观条件,在当地无法完成的手术,贺强也积极牵线搭桥,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

  今年4月,一名女性患者因肝内外胆管结石、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出现黄疸、高热伴休克。

  “当时我们通过急诊手术缓解了患者症状,在准备摘取结石时,遇到了新的难题。”贺强回忆,在进一步治疗中,他们发现这名患者因为炎症太重导致胆总管下端狭窄不通,无法顺利完成结石取出,如果开刀,创面太大、并发症多。由于华蓥市人民医院没有开展ERCP微创手术条件,贺强马上联系重医附一院本部,让患者次日就转院接受ERCP微创手术治疗。

  现在,贺强已经结束为期一年的帮扶,但MDT团队并未解散,“对方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需求,都会打电话给我,帮他们解答疑难、转接患者。”

  帮患者开通绿色通道送到重庆来,或是请专家教授赶到华蓥去,是两批次帮扶博士团队都有的经历。

  今年9月15日,第二批帮扶博士、重医附一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郭永正,在华蓥市人民医院协助开展该院第一例电生理检查和阵发性房颤冷冻消融术。

  “这是一名57岁男性患者,已反复发作阵发性胸闷心悸一年多时间,并有晕厥病史,我们进行电生理检查后明确诊断为阵发性房颤,根治方法就是进行心脏消融术,比如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等。”郭永正告诉记者,这类手术在重医附一院每年要开展六七百例,但在华蓥市人民医院尚属首次。

  为确保万无一失,9月22日,他特地邀请重医附一院心血管内科电生理亚专科带头人贾锋鹏教授专程赶到华蓥坐镇,经过详细讨论后决定为患者实施经导管心脏冷冻消融术,经过4个小时的手术,这名患者现已康复。

  “这是一台风险较大的四级手术,在县级医院开展比较少,也是医院自1987年成立以来开展的第一例。”华蓥市人民医院呼吸心血管内科主任张志鸿说,这台手术不仅时间较长,还需要2到3名经验丰富的医生协同配合,以前遇到这类手术他们都是推荐患者到重庆接受治疗。但消融术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治疗方向,有了这次成功经验,他们也决心把这项技术学到手、留下来,一方面引入名医资源进行技术指导,另一方面加大人员外派学习力度,争取用两到三年时间,在当地可成熟开展该项手术。

  组建新科室 实现专业学科新突破

  “今年6月初,我主动申请到基层医院开展帮扶,直到临行前一周才知道是到华蓥市。”37岁的余敏是重医附一院肿瘤科主治医师,7月初,她和医院心血管内科的郭永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王丹、健康管理中心的李林蔓一起来到华蓥市人民医院,接过了第一批对口帮扶同事们手中的接力棒。

  4个多月来,余敏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

  此前,华蓥市人民医院没有开设专门的肿瘤科,但对肿瘤学科的需求不小。一些需要长期接受化疗的病人每隔两三周就要跑一次医院,以前这些患者要么选择去广安市区,要么选择到重庆主城进行化疗及长期持续治疗。

  如果有专门的肿瘤科,这些患者就能就近接受治疗,免去来回折腾。

  “其实这里具备组建肿瘤科的条件,不仅患者基数大,而且他们之前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刚到华蓥市人民医院,余敏就向医院提出,由她和周治军等其他三名医生牵头成立肿瘤科,帮助开展肿瘤疾病规范化诊疗。

  经过一个半月的筹备,华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于今年8月22日正式成立,由余敏担任学科主任。

  化疗方案怎么选择?化疗药物怎么调配?遇到化疗不良反应如何处置?由于是新成立的科室,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

  为此,余敏定期在科室开展培训,专门整理了一张化疗药物配置表格,张贴在科室显眼的地方,让全部护理人员牢记在心。接下来,余敏还邀请重医附一院肿瘤科两名护士前来进行系统培训。

  “前不久,一名鼻咽癌患者在外院接受放疗后出现放射性皮炎伴感染等不良反应,因为缺乏经验,我们一时拿不定主意该如何处理。”华蓥市人民医院外一科主任彭毅告诉记者,在余敏博士指导下,他们采取激素+维生素+抗生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让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在一周左右消失。

  无独有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王丹博士也承担了学科建设任务。按照学科发展,华蓥市人民医院新院区要成立单独的呼吸科。来到医院后,王丹除了日常门诊、查房、手术和学术交流等任务,还和医院相关负责人一起谋划科室未来发展,详细规划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科建设。

  除了填补学科空白,帮扶团队还积极引入健康理念。

  比如,来自重医附一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主治医师李林蔓,虽然并不直接接诊患者,但无论是检查前的项目疑问,还是检查后的结果疑问,她都耐心细致地向患者或家属进行解释。“尽管面临着设备配置不齐、项目开展不全等问题,但我仍然希望通过每一次解疑答惑、每一场健康讲座,帮助大家培养健康管理意识,认识到预防疾病、正确应对疾病的重要性。”

  重庆日报记者 刘翰书

  相关新闻>>>

  紧密型医联体的一年“成绩单”

  一年多来,华蓥市人民医院和重医附一院合作的跨省域紧密型医联体逐渐走深走实。华蓥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林表示,在博士团队帮扶指导下,医院开展了多个“第一”,实现了“五个同比增长”——

  新开展肿瘤介入灌注化疗、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等新技术、新项目十余项;

  新开展广安市首例脑电监测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组建起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成立了新学科;

  由驻点博士指导申报的广安市科技创新指导性计划项目《神经内镜下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成功立项,实现了医院近2年来科研立项零的突破,该项目专项科研经费20万元,为2023年广安市卫生系统最大科研项目。

  2023年7月至2024年7月,医院共收治住院患者19367人,同比增长7.79%;四级手术占比17.4%,同比增长1.3%;微创手术占比17.7%,同比增长1.0%;门诊患者满意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4.95%、96.86%,同比分别增长1.02%、2.91%。

  重庆日报记者 刘翰书

【纠错】 【责任编辑:李海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