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8%——重庆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4 10/14 08:39:28
来源:重庆日报

今年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8%——重庆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字体:

  沙坪坝区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刚刚下线测试后的问界新M7等待装车(摄于9月3日,本报资料图片)。通讯员 郭晋 摄/视觉重庆

  今年国庆节期间,重庆消费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7.3%。消费是判断一个城市经济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窗口”。重庆在国庆期间的消费表现,不仅展现了消费者的信心,也折射出重庆经济发展的活力。

  当前,重庆已是“GDP3万亿俱乐部”成员,今年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社零总额同比增长3.8%……一系列数据表明,重庆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是什么为重庆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记者对此展开采访。

  把握“风口”

  重返“汽车第一城”

  国庆期间,重庆车企赛力斯的新能源汽车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10月1日—7日,问界M9大定超过7800台、M7订单超过9000台,在一众新能源品牌中位居前列。

  今年以来,赛力斯在新能源赛道取得的成绩让人惊叹。1—9月,其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316713辆,同比增长364.23%。其中,问界M9下线10万辆,连续6个月蝉联中国豪车市场5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冠军;问界M7上市12月累计交付20万辆,持续领跑国产新能源汽车销量榜。

  重庆另一家龙头车企长安汽车,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佳绩。1—9月,长安汽车新能源自主品牌销量超过44万辆,同比增长46%,无论是阿维塔还是深蓝,都实现了口碑销量双丰收。

  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迅猛势头,映射了重庆汽车产业持续向“新”、加速转型升级的发展势头。

  作为制造业重镇,汽车是重庆制造的代表产品,底蕴雄厚,曾在2014年—2016年时位居全国汽车产量第一。但因多种因素,重庆汽车的地位曾一度下滑。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出现,重庆抓住机会,找到涅槃重生的路径。

  2022年,《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出台,并提出到2025年,要初步形成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雏形,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0%以上,也就是国内每卖出10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重庆造”。

  随后,重庆车企开始了新能源赛道的“加速跑”。长安汽车推出多个新能源品牌,车型10余款;赛力斯联合华为,打造国产新能源汽车高端标杆车型;鑫源新能源商用物流车预订量名列前茅;庆铃氢燃料卡车在“成渝氢走廊”上疾驰。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92.9万辆,而重庆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39.1万辆,占比7.5%,距离预期目标越来越近。同时,在新能源汽车带动下,今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量为121.4万辆,重返“中国汽车第一城”。

  工业是重庆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不仅让重庆汽车产业焕然一新,对工业的提振作用也很明显。上半年,重庆新能源汽车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59.7%。

  产业兴,则经济兴。今年上半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二。

  向“新”而行

  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

  今年8月,重庆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家电以旧换新具体实施方案,吸纳了139个品牌超2万个产品,共8497家门店参与其中。近两个月来,该政策带动重庆家电产品销售超过18亿元,让重庆家电市场增长性排名全国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家电以旧换新,拉动电脑品类销售1.45亿元,其中绝大部分是笔电产品,而这,正是重庆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优势产品。

  重庆是全球最大的笔电生产基地,全球每生产3台笔电,就有1台是重庆造。今年1—8月,全市笔电产量达4483.2万台,产量排名保持全国第一。

  以西部(重庆)西永微电园为例,该园区是重庆笔电生产主阵地,目前已聚集惠普、华硕、宏碁、联想、华为等20多个笔电品牌,带动全市电脑电池、印刷电路板、显示模组、散热器等上下游企业发展。

  除了笔电外,像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也是“重庆造”电子产品的代表。

  以手机为例,今年1—8月,重庆手机产量5292.7万台。其中有“非洲之王”称号的传音手机,就在重庆有布局,该品牌在非洲市场的占有率位居第一。

  除了智能终端外,重庆的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还在拓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电子元器件等新增长点——

  去年7月,顺维科技服务器研发中心在西永微电园投用,标志着重庆计算机产品链正实现从个人计算机向服务器的拓展,以及从制造为主向研发制造并重的跃迁;

  去年12月,康宁大猩猩玻璃在两江新区熔炉点火,标志着大猩猩玻璃实现了中国本土化生产,也是重庆新型显示领域的重要突破;

  今年2月,京东方在西永综保区投资建设全市首条微晶玻璃盖板加工生产线,主要生产微晶手机盖板及车载盖板,满产后将生产盖板1200万片,预计年产值达18亿元;

  三安意法碳化硅半导体项目在渝落户,将建设全国首条8英寸碳化硅衬底和晶圆制造线,达产后将实现年产48万片8英寸碳化硅衬底、车规级MOSFET功率芯片的制造能力,预计将在今年11月实现芯片厂投产……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电子信息制造业是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目前已突破7000亿元级的规模,形成了智能终端、集成电路、仪器仪表等多元化产业体系,集聚规上制造企业800余家。

  后续,重庆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进一步做大做强新一代显示技术、新能源及新型储能、集成电路等集群,把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打造成为世界级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连通世界

  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

  不久前,长安汽车举行了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品牌发布会,现场推出了三大品牌,这是其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的重要一环。

  目前,长安汽车已在中东和非洲站稳脚跟,两个地区的累计销量超过40万辆。

  长安汽车只是“重庆造”加速卖到全球的典型代表。随着“重庆造”的质量不断提升,汽车、笔电、手机等产品的名气也越来越大,被国人所熟知的同时,也受到了世界市场的广泛认可。

  重庆海关数据显示,1—8月,重庆机电产品出口2887.3亿元,同比增长6.9%,占出口总值九成。其中,笔记本电脑、手机、汽车出口分别为1075.4亿元、267.3亿元、27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25.4%、36.7%,增速均高出全国同类商品整体水平。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重庆造”漂洋过海的背后,是重庆不断完善的开放通道建设。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重庆正加速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构建东南西北四向、铁公水空四种方式的综合枢纽多式联运体系。

  向西,中欧班列(成渝)一路翻山越岭直达欧洲腹地,今年1—8月,该班列开行近4000列,运输箱量32.8万箱。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联陆达海”,已可覆盖全球124个国家和地区的523个港口。向东,无数货轮沿长江黄金水道抵达沿海,辗转全世界。向北,渝满俄班列克服俄罗斯极寒,丰富中欧班列路线。

  除了通道,重庆的开放平台也在不断拓展完善,为“重庆造”更好地走向世界提供助力。

  比如,重庆已经获批7个综合保税区,它们都成为重庆开放型经济,特别是“重庆造”出口的主要阵地。目前,重庆7个综合保税区的外贸总额占全市外贸总额的六成以上。

  再如,去年重庆入选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后,成为全国唯一具备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

  今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重庆港口岸扩大开放三个港区,分别是万州新田港区、涪陵龙头港区、江津珞璜港区,我市开放口岸数量也增加至7个。随着这三个港区的建设和验收,重庆开放平台的功能也将进一步得到扩大。

【纠错】 【责任编辑: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