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见大,微中观艺 大国非遗工匠潘啟慧:这些财富只有传给后代子孙,才有意义-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4 09/19 16:08:46
来源:璧山区委宣传部

小中见大,微中观艺 大国非遗工匠潘啟慧:这些财富只有传给后代子孙,才有意义

字体:

潘啟慧在进行微雕创作。

  重庆市璧山区秀湖水街国际非遗手艺特色小镇,阳光透过一方天井,投射在小镇里的一处院落,屋子里75岁的潘啟慧正拿着雕刻刀,一点一点地在玉石上雕刻着,构思一幅新的作品。国庆节将至,他期望用自己的所学所长,给祖国母亲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我有17位徒弟,遍布祖国各地,如今也已经各自学有所成,我希望我们能够要一起完成一幅巨作,然后把18个人的作品凑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说到这里,老人多少有些激动。

  潘啟慧雕刻着的玉石,肉眼看过去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有通过放大镜的加持,才能看得清楚象牙上呈现的文字和书画。

  燥热的天气虽然让人烦躁不安,但拿起雕刻刀的潘啟慧,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他用刻刀一点一点地在玉石上雕刻着——他并不看着玉石,而是左手扶石,右手握刀,一切全凭手感。

  一阵龙飞凤舞后,他用放大镜把作品仔细端详一番,然后继续雕刻。

  屋子里静得很,摆架上的钟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空调始终处于静音状态运行。门外,是繁花似锦的世界;屋内,是亘古通今的艺术构思。

  一笔一划,一雕一刻。是艺术的呈现,更是文化的传承。

  潘啟慧退休前是璧山青山机械厂子弟学校体育老师。回忆起自己如何与微刻结缘,潘啟慧说,自己从小就很喜欢书画,那个时候写字画画没老师教,完全照着字帖模仿,然后一点点悟出门路来。悟的次数多了,感觉就越来越好,横竖撇捺之间总能有不少心得体会。同时,他还很喜欢收藏邮票、古币。

  后来幸得民间艺人王继坊的亲授,潘啟慧开始逐渐接触到雕刻这门手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还记得,为了雕刻好一幅作品,往往只能在夜深人静以后伴着灯光雕刻,周遭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靠着这样压低呼吸声、把控手腕功夫的能力,潘啟慧把《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刻到长30厘米,宽3厘米的材料上,甚至用4根白发制作了一把10厘米左右长的琵琶,在白发上刻了一首《琵琶行》。

  自2000年初开始,潘啟慧考虑把这门手艺传下去,犹记得当年师傅的教诲:“手艺可以造福于人,也可以害人。”所以,潘啟慧就立誓,要传就要传心术正的人。

  在头发上刻字,是一门绝活儿。截至目前为止,学到这门绝活儿的徒弟只有几个人。

  潘啟慧说,头发丝直径通常是0.06毫米,刻刀的刀刃宽度只有0.01毫米,搭载自制的刻刀,让文字变成艺术,让艺术有了生命。

  如今,潘啟慧的“慧心入微非遗传承”群里成为老师和徒弟分享作品的地方,徒弟们遇到刻画上的困难,在微信里请教潘老师,他看到了随时都会回答。他创作了作品,也会通过微信群分享,非遗传承的微刻技艺,就像一股精神的纽带,把这群爱好微刻艺术的匠心之人,扭结在一起,发扬光大。

  2017年,在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首批“大国非遗工匠”评选活动中,潘啟慧的名字荣耀上榜。2018年5月14日,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2025年,潘啟慧还将会收3位徒弟,他说,徒弟的人品这一关由老伴来把握,“我不喜欢不实诚的人,学微刻不实诚的话,是没办法学扎实基本功的,毕竟一笔一划都是自己刻上去的。”

  收徒弟的梦想实现了,潘啟慧还有个微雕的想法,在他的工作室,有一个桶状的猛犸象牙,“我想用来雕刻一个笔筒,算是我的封刀之作,今年就要开始动笔动刀了。”

  说到这里,老人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他说,40多年来,全凭这一门心思的爱好,让兴趣绽放,成为一生的荣耀。(邓延庆 杨立)

【纠错】 【责任编辑:刘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