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足区身边的好老师|申浩:用心教育,与学生一同成长

  “作为青年教师,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得好好规划一下,比如怎样持续地加强学习,创新教学方法,还要思考设置更多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从一名师范生走上三尺讲台,重庆市大足区城西中学地理教师申浩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怀揣着教育热忱,专注着脚下的路,走过了4个春秋。因为他相信,教书育人没有任何捷径,需要在脚踏实地中,不断地学习和精进教育教学能力,需要真心付出,用心用情对待学生。

  申浩说,年轻教师虽然缺乏教学经验,但肯下功夫、花力气、用心学,也能“桃李满天下”。

  当好一个“学习者”

  4年前的夏天,在城西中学召开的新学期开学工作会上,申浩与同期新教师集体“亮相”,正式成为了城西中学的一名地理教师。

  出于对新教师的信任和锻炼,学校交给申浩的还有6个班级的地理学科教学和初一年级1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刚入职就身兼班主任,申浩坦言“充满了干劲但也很紧张”。

  4年前,申浩成为大足区城西中学一名地理教师,与其他新教师一起亮相。

  “新手”教师怎么当好班主任?

  在城西中学,师徒结对是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申浩有两个“师傅”:“班主任师傅”王第兵和“学科师傅”陈遇林。

  申浩清楚地记得,师徒结对仪式后,师傅王第兵就立马找到了他。“班级人数是多少?男生有几个?女生有几个?……”一连串问题问下来,申浩在师傅的带领下,快速地进入了“学习者”的角色中。

  “要学会静下心来,仔细地聆听学生的想法。”“要经常和家长交流,做好了家校共育,对学生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平时多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况。”“课堂上多让学生主动举手表达。”“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作业的难易程度。”

  王第兵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陈遇林灵活的教学方法,两位师傅倾囊相授,徒弟虚心向学。师徒结对的2年时间里,每月至少5次的观摩课堂,申浩成为了两位师傅课上的“常客”;日常的交流、讨论、磨课,每一次都是申浩向师傅们学习请教的机会。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沿着前辈的脚印前行,申浩同时也在不断拓宽自己的学习渠道:利用每月学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总结会,通过集体力量解决教学困惑;以每次新教师展示课和各类赛课活动为契机,在磨课、评课、研讨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参加大足区内外的教师培训、专家讲座,利用网络渠道观摩优秀课例,学习前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申浩说,尽管他作为青年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但优势在于年轻肯干,面对困难有毅力。只要他肯下功夫、花力气,用心当好一个“学习者”,就一定能在教书育人上有所作为。

  申浩(后排左三)参加2020年大足区教育系统教职工篮球运动会并获得初中男子组亚军。

  看见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日积月累的求教与学习,现在申浩的带班经验日渐丰富,特别是班主任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逐渐开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申浩说,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更要想办法帮助和引导他们成长。

  申浩和学生交谈,聆听学生想法。

  他在日常相处中用心观察每一个学生,发掘他们的优点和特长,鼓励他们实现个体发展。班里有男学生身高长到了一米八几,申浩推荐他们进入学校的篮球队,告诉他们借助身高优势发挥体育特长。

  他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及时介入、关心、开导。“我记得有个女生刚入学时由于家庭原因,性格比较急躁,平时的情绪也不太稳定,爱哭。那时我就经常和她聊天谈心,后来发现她动手能力很强,一些涉及手工、美术制作的班级活动,她总是第一个举手参加。我就帮她报名了学校的美术班,让她课余时间也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申浩说,他还总是看到这个女学生经常默默帮其他同学擦黑板、打扫卫生,在征得全班学生同意后,就让她担任了班级的劳动委员。“她把班里的清洁卫生管理得井井有条,平时跑操、开运动会我也让她积极带着其他同学一起。不到一年时间,她变得阳光向上、开朗积极了。”提及学生肉眼可见的改变,申浩满脸高兴。

  今年,申浩所带的班级获得了大足区2023-2024年度“优秀少先队集体”。在他看来,自己因为热爱选择了成为一名教师,就是要踏实、用心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有责任让每一个学生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地度过初中三年,“要让他们知道,背后永远有老师在支持着他们”,申浩说。

  申浩和班级学生合影。

  从生活中挖掘地理教学“资源”

  成为学生身后坚强的“后盾”,但回归课堂主阵地,申浩又要当好学生知识学习的“引路人”。

  “有一次讲到黄葛树这个知识点,由于我们重庆人日常用语和发音习惯,有时会将黄葛树写作‘黄桷树’,我就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黄葛树的学名入手,在黄葛树下给他们讲解相关的学科知识。”

  申浩表示,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地理是一门知识面广、实践性强还比较抽象的综合性学科,要让他们学懂、学好地理,首先要引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渴望。

  城西中学旁边不远就是大足区气象局,有效利用这一区位条件,申浩带着学生去到气象局里实地参观、体验。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学生学习气象知识,了解如何测雨量、测风力度,感受地理这门学科的趣味与“神奇”。

  以教室窗外绵延的山脉为例,申浩给学生讲地形地貌和不同岩石的性质种类;通过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申浩向学生介绍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青年教师不拘泥于书本和一方教室,生活中学生们所见、所闻、所感的一切事物都是申浩讲授地理知识的“教具”和教学资源。

  参加年级主题教研活动。

  “这也是我从其他优秀老师那里受到的一些启发。”申浩回忆,此前他在万州参加一次地理学科研讨会时,一位来自铜梁的地理教师在课例展示中以“鱼米之乡”形容自己的家乡。

  申浩说,“鱼米之乡”通常指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地方,“铜梁为什么也叫‘鱼米之乡’?”随着献课教师的讲解,申浩了解到铜梁区水资源丰富,正大力发展农业,种植水稻产量高。而教师结合铜梁区区位条件、自然环境、气候、河流等地理知识,用大家熟知的“鱼米之乡”一词,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以及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领悟。

  这让申浩不禁思考:“大足也有着独特的人文历史和区位发展特色,我是否也能将其融入到地理教学中?整个重庆的地形地貌也极具特色,每个区县都有不同的特色发展产业,这些是否也能成为课堂案例?”

  6月初,申浩去了一趟大足区拾万镇的五彩稻田。他计划下学期带着学生们来稻田里“上课”,实地感受家乡的土地、山川、物产、气候。

编辑:邵以南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