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质量党建引领“以赛促学” “三力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学科竞赛是高等学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方式。一直以来,重庆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总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以赛促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党政齐心,通过引领带动、几方协作、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党建力量,推动“课—践—赛”融会贯通培养,形成“思想教育源动力、党员指导助推力、成果收获持续力”的“以赛促学”三力模式,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思想教育——“以赛促学”的源动力

  “以赛促学”的前提和根本在于学生参与,学生参与度决定着“以赛促学”人才培养基数。

  为提升实践育人能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学院定期结合《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对全国学科竞赛项目的相关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和动态分析,适时调整学科竞赛的主攻方向。

  学院通过各种思想教育活动普及学科竞赛政策和参赛技巧,帮助学生端正思想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竞赛精神,明确学科竞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思想根源上形成学生自主参与学科竞赛的原动力,扩大学科竞赛的学生参与群体,积极引导学生将学科竞赛纳入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中,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

  同时,学院充分结合学科特色和学生特点,将学科竞赛深刻融入到学生的人才培养,将学科竞赛荣誉与相关素质教育学分相挂钩,以激励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党员指导——“以赛促学”的助推力

  “以赛促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指导,指导团队质量关系着“以赛促学”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党总支充分鼓励各支部教师参与指导,发挥学科和党建双带头人的“领头雁”作用,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指导团队,以确保参与学科竞赛的学生都有指定教师进行相关指导,形成“一赛一指导团队”。

  学院参赛的师生团队中有超60%的指导教师为党员教师,并且每一个团队都有优秀学生党员贡献青春力量。教师指导团队分工合作、长期备赛、悉心指导,对参赛学生多次进行针对性和系统性的训练,为参赛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指导团队还注重自身的梯队建设,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资深教师“传帮带”青年教师,党员教师“传帮带”党外教师,以确保教师指导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高水平;还注重辅导员的通力协作,积极发挥“组合拳”作用,辅导员作为拥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的党员,持续跟进和关心参赛学生在校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以做好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后勤保障。专业教师和辅导员教师的双向合作和全面指导,共同形成“以赛促学”的强大助推力。

  成果收获——“以赛促学”的持续力

  “以赛促学”得以持续发展的条件在于学科竞赛成果,学科竞赛成果影响着“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效果。

  近年来,学院学科竞赛蓬勃发展、收获颇丰,学科竞赛项目参与范围不断扩大,学生参赛人数不断攀升,竞赛成绩不断创新高。

  学院师生团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

  以今年为例,学院师生团队参加学科竞赛荣获国家级荣誉8项和省部级荣誉20余项。在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学院师生团队荣获全国一等奖以及西南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第十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中,学院师生团队代表重庆荣获一等奖和“最佳科普奖”;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以及西部赛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并有2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学院师生团队凭借研究项目荣获全国二等奖;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总决赛荣获三等奖;第三届四川省大学生分析检测实验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西南赛区决赛中,学院师生团队荣获一等奖,指导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学院师生在学科竞赛所收获的荣誉,不仅体现出党建引领的积极效果和强劲力量,还营造出良好的学科竞赛氛围,形成了“以赛促学”人才培养的闭环,同时这也是持续实施“以赛促学”人才培养模式最真实、最有效的宣传力度。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赛促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党总支将长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以赛促学”,将持续以党建力量推动学科竞赛的宣传和指导,全面完善学科竞赛融入专业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竞赛推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助力学生成长成才。(邱友灯 杨睿宇)

编辑:邵以南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