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长安软件科技公司:汽车“智慧大脑”背后的“最强大脑”

  重庆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软件科技公司”)拥有人员近900名,几乎人人做研发;研发很“烧钱”,但他们大胆“烧”,一年研发投入六七亿元!

  如今,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很多汽车拥有了“智慧大脑”,而长安软件科技公司就是汽车“智慧大脑”越来越智慧背后的“最强大脑”!

  8月19日,2023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长安软件科技公司获得重庆市企业技术创新奖。

  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达97.5%

  “我们公司就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背景下,由长安汽车于2019年12月成立的。”第一获奖人、长安软件科技公司副总经理何文说,这也是首家国有大型车企设立的独立软件公司。

  据何文介绍,自成立以来,该公司就承担了长安汽车当前所有量产自主品牌车型在智能驾驶、车控、动力、底盘方面的软件开发工作。为支撑“智慧大脑”的实现,他们布局了“2+4”的“两国四地”“内外协同”研发格局,人员数量近900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47.9%,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达97.5%。

  汽车软件创新产品行业领先

  目前,团队已打造出智能车云、空中升级、智慧助手、智慧泊车、辅助驾驶、数字钥匙、智慧车控等行业领先的汽车软件创新产品,发布、掌握智能产品领域200余项智能技术,其中30余项为国内首发。特别是在智能驾驶技术研究与应用落地、车云一体功能丰富度、OTA、AI技术研究等软件产品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车主直接在车库外下车,由专属“代驾”自主排队,驾驶车辆自主通过道闸、自主寻找车位、自主泊车。不仅如此,这位专属“代驾”还有电梯口接驾功能,车主提前预约接驾时间,它就会在约定的时间到达电梯口,等待车主上车……这一切操作,都相当“丝滑”。

  2021年8月,长安汽车首发远程无人代客泊车APA7.0技术,如今,这一“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泊车“黑科技”,已能够实现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团队还创建了长安汽车智能车云平台,利用云计算、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让“云端大脑”为汽车赋能,汽车变得更聪明,实现更加节能、安全、高效地行驶。

  目前,智能车云平台接入能力达到600万辆,沉淀数据资产14PB,数据处理能力达到日均28TB,通过数据核心应用,为长安汽车内外部280万用户提供了问题可检测、故障可预警、体验可改进的数字化服务。

  整合国内外资源“为我所用”

  “成立以来之所以发展迅速,除了‘修炼内功’,我们还注重以开放的态度,推动协同创新。”何文表示,长安软件科技公司建立了“以我为主、优势互补”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开展同高校、产业联盟、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整合国内外研发机构资源“为我所用”,构建开放共赢的协同体系,支撑自主创新发展。

  近3年来,团队分别与清华大学、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承接重庆市汽车软件重点专项、重庆市软件揭榜挂帅项目研发等,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落地。

  同时,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比如,在公司落户的渝北区仙桃数据谷,他们以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为依托,积极探索“学校—园区—企业”共建智能汽车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

  据了解,自成立以来,长安软件科技公司已获授权专利20项、软件著作权26项,参与制定标准4项,获得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重庆市重点软件企业(龙头型)、重庆市软件产业链“链主”企业等诸多荣誉。研发成果在长安旗下引力、深蓝、启源各品牌超20款车型约200万辆车上得到应用。

  “技术是不断迭代更新的,我们的脚步也不能停,还要更快。”何文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趋势,加快软件迭代升级,助力重庆深入实施“满天星”行动计划、打造万亿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编辑: 韩梦霖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