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推动健康中国行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联合重庆市健康教育所推出“15个专项行动·每月健康科普”系列栏目,本期聚焦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邀请到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蔡志友,围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相关话题为您答疑解惑。
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蔡志友认为,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从而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其次,高血脂和高胆固醇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高血脂和高胆固醇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变窄、堵塞,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除此之外,吸烟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增加心血管事件的概率。肥胖、缺乏运动、饮食不健康、长期压力等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在饮食方面,过度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摄入水果和蔬菜不足等都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出现哪些症状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蔡志友强调,及早发现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首先,值得警惕的是高血压。高血压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无症状的,因此患者往往不自知。然而,如果出现头痛、眩晕、恶心、视力模糊等症状,就有可能是高血压的征兆,应及时就医。
其次,心绞痛也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症状。患者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胸痛、气短、出汗等症状,可能是心绞痛的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此外,中风也是一种危险的心脑血管疾病。突发的面部表情不对称、言语困难、肢体无力等症状可能是中风的表现,患者应立即就医。
除了上述症状外,心悸、胸闷、呼吸困难、视力问题、手脚发麻等症状也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征兆。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哪些人群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
蔡志友介绍,有关数据显示,某些人群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这些人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身体长期处于高血压状态时,会增加动脉硬化和血管破裂的风险,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脂患者。长期处于高血脂状态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动脉硬化的可能性,使得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罹患心脑血管疾病。
抽烟者。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缺乏运动的人群。长期缺乏运动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等疾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可能性。
哪些因素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呈年轻化趋势?
蔡志友表示,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压力增加,工作节奏加快,饮食结构不合理,缺乏运动等因素导致了慢性疾病的增加,其中包括心脑血管疾病。不良的生活方式选择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其次,环境污染和不良环境因素也是年轻人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原因之一。空气污染、水质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长期暴露在不良环境中的年轻人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这也是导致年轻化趋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遗传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轻化趋势。一些遗传性疾病或基因突变使得有些年轻人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这种遗传倾向加剧了年轻人患病的可能性。
如何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蔡志友表示,为了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可以从控制危险因素和改善生活方式等方面出发。
首先,控制危险因素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等。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烟草和酒精的过度摄入。
其次,保持适当的体重和均衡饮食也尤为重要。改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适量的运动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式之一,例如每天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有效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也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因为长期的压力和焦虑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针对已经患病人群,如何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措施,防止疾病复发和减轻后遗症呢?
蔡志友介绍,药物治疗是一个常用的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遵守医嘱不可轻易中止治疗。对于慢性疾病患者,药物治疗是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保持持续的治疗,以保持病情的稳定和改善。
其次,康复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身体功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减轻患者病痛,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
此外,患者还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以及适当的心理调节都是预防疾病复发和减轻后遗症的重要因素。患者需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身心平衡。
心脑血管疾病的日常管理建议
蔡志友认为,健康饮食是心脑血管疾病日常管理中的关键因素。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和健康蛋白质来源,如鱼类和豆类。控制胆固醇和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一环,因此应限制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其次,保持适当的体重和进行定期的体育锻炼也是管理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并有助于控制体重,减少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是推荐的做法。
此外,戒烟和限制饮酒同样是管理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并加重已有疾病的症状。因此,戒烟和限制饮酒对于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最后,定期体检和遵循医生的建议也是管理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步骤。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展,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
专家简介
蔡志友,重庆大学附属人民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留美学者,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重庆市神经变性病重点实验室主任、重庆市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英才-科技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