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穿白大褂的外科医生很帅,所以有了想当医生的想法。”谈及为何选择医师这个职业,江津区妇幼保健院外科主任、主治医师孙仕林道出了质朴的缘由。
在十四年的职业生涯里,“把患儿当成自己的孩子”是他坚定而又庄严的承诺。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孙仕林,大抵“‘硬’汉‘柔’情”最为贴切,“硬”在医术之高,他用精湛的医技治愈了就诊患儿;“柔”在性情之温,他用阳光般的笑容温暖了每一位孩子的心窝。
孙仕林为患者看诊。
瞄准微创,用过硬医术治疗更多患儿
“小儿外科难在诊断,因为小孩不会通过语言表达对疾病的感受,多数只会哭,医生看病完全靠家长的描述,判断病情要靠医生自己的临床经验。”孙仕林介绍。
从医十四年,孙仕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小儿外科和新生儿外科疾病的诊断,对小儿包皮环切术、小儿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腹股沟病、脐疝,脐茸、睾丸鞘膜积液治疗具有独到的见解。在他的带领下,外科团队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把微创外科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推动了科室发展跑出“加速度”。
近期,孙仕林成功为一对2岁的双胞胎兄弟提供了精准的微创治疗。弟弟因腹股沟疝气疼痛哭闹不停前来就诊,孙仕林通过微创手术进行疝气修补。利用腹腔镜技术,经过小切口,精确修补了疝囊。不久后,家长再次带着双胞胎哥哥前来接受鞘膜积液的治疗。孙仕林指出,小儿微创手术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不仅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也减少了家属的担忧。
“从成为一名医生,到成为一名好医生,光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临床经验非常重要,因此这需要我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孙仕林说。从事外科领域以来,他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以精湛医术和仁心仁爱获得患者的信任。
仁心关怀,做患儿温暖的“大哥哥”
查房中。
“今天感觉怎么样小朋友?”“有什么不舒服的随时跟医生护士讲。”这是孙仕林在查房中常用的语言,对患儿来说,孙仕林就像一位温暖大哥哥,温暖亲和、贴心周到。
“孩子是社会家庭的希望,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医术,更要有爱心和责任心。”在从医道路上,孙仕林始终坚持一条准则——要对患儿有爱心、耐心、细心,给予患儿家庭般的温暖。他表示,在外科领域,患者常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痛苦,需要尽力提供心理支持和温暖的关怀。他不仅在术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还在术后通过微信随访,密切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建议。
在一次紧急情况下,一名年仅1岁的男童因不慎被沸水烫伤,头面部严重受伤,家属慌忙送医。孙仕林迅速作出诊断,确认患儿为深二度烫伤,并立即进行烧伤清创和系统治疗。在接下来的治疗中,孙仕林和科室的护理团队每天细心为患儿换药,控制感染,减轻疼痛。
人才为基,向精细化诊疗迈进
一个学科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带头人的引领。在接任外科“带头人”后,孙仕林将思路瞄向了临床、教学和科研——在丰富的临床诊疗实践中锻造人才,在教学和科研中提升人才。“让人才走出去,把技术引进来。科室鼓励成员参加各级论坛活动,定期派人员外出进修,积极学习新理念、新技术、开展多项科研。”孙仕林介绍。
2024年6月,由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主办的“第二届妇幼保健系统西部地区小儿外科进展学习班”举办,孙仕林受邀参训,并接受“重庆市妇幼系统儿外科联盟常委单位”授牌,这标志着医院小儿外科工作迈上新台阶。孙仕林表示,将以联盟为依托,进一步畅通与市妇幼儿外科的双向转诊、远程会诊绿色通道,接入更广泛、更专业的医疗资源和知识库,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
“精准医疗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外科也正朝着这个大的目标迈进。”孙仕林介绍,为了给患者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外科目前划分了小儿外科、成人肝胆外科、乳腺外科三个方向,科室将着眼微创、精准、质量,向精细化诊疗迈进,尽力满足区域患者多元化就医需求。(翁小荔 罗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