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聪明又管用 这些应用场景让人眼前一亮

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工作人员正在介绍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渝快办”端口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情况。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7月25日,我市召开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会上南岸区、市应急管理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等部分区县、部门、企业及镇街作交流发言。一起来看看他们带来的数字重庆应用场景。

  3600多个感知设备实时传递交通信息,上南山顺畅多了

  南山是重庆“绿色名片”之一,上山主干道龙黄路时常拥堵,但从今年5月以来,大家发现,龙黄路没以前那么堵了。

  这是因为,南岸区上线了“南山缓堵保畅”应用场景——通过接入无线射频识别等3600多个各类感知设备,实时获取交通信息,让管理部门可以在后方平台确立车流参数和预警数值。

  “借助这些感知设备和平台预警,我们能够实时掌握上南山的路段哪些时间堵、哪些地方堵,在此基础上对信号灯控制、交通组织等方案进行优化。”南岸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负责人介绍。

  目前该区针对南山路段设置3级处置预案,努力尝试借助“南山缓堵保畅”应用场景把被动疏堵转为主动防堵、治堵:

  车辆流量在每小时500辆以内,启动三级处置预案,派执勤警力前往处置;

  车辆流量在每小时500—1000辆,启动二级处置预案,增派警力,并安排城管部门等协同处置;

  当车辆流量在每小时2000辆以上,启动一级处置预案,实施多部门联动处置。

  平台“一键响应”,“防减救”能力大幅提升

  “报告,此次洪峰将于1小时后到达磁器口。”

  “辖区内受洪水威胁的街道已成立疏散安置专班,有序开展群众转移准备。”

  ……

  这是不久前嘉陵江一号洪峰过境主城时,出现在市防汛指挥部的一幕:工作人员通过数字应急平台“一键响应”功能,生成本轮洪水应对专项应急方案,并通过短信和机器人语音等,向相关人员发送工作提醒;防汛现场,一线工作人员同步响应,迅速组织群众有序转移。

  这个平台“一键响应”功能,正是市应急管理局“数字应急”建设成果之一,通过数字化提升了“防减救”实战能力。

  市应急管理局负责人介绍,“数字应急”汇集了“统、防、救”三类目标,主要面向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通过汇聚多元感知数据,运用风险普查成果,建设数字分析模型,实现风险管控、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全流程一体化、闭环化、可视化。

  据了解,到2025年,我市将实现应急感知体系全面覆盖、数字化能力组件全面完善、基础监测设备全面铺设,业务应用生态体系全面成型,基本实现应急管理“一屏观全域、一网联全市、一脑统全局”,市域安全“可感、可视、可统、可防、可救”。

  全程转关手续一次办好,进口多次中转更快更便捷

  日前,重庆理文造纸公司一批进口纸浆从广西入境,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至重庆果园港中转后,运抵永川。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口货物采用“多次中转”功能,实现的海铁联运。

  “过去进口原料每到一地,都需要办理转关手续。如今在入境地口岸就能一次性办好全程转关手续,全程节约2天时间,很便捷!”重庆理文造纸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还在万州港实现应用出口货物“抵港直装”,在口岸通关审批事项方面,通过数字化实现全流程线上办、集中办,制单成本降低50%以上,耗时减少80%以上。

  市口岸物流办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智慧铁海联运”综合场景,我市正在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整体智治。接下来,将持续优化完善智慧铁海联运功能,强化应用推广,加快打造数字通道新场景,形成全面实战能力。(记者 夏元)

编辑: 刘磊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