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设全域“无废城市” 重庆已建成2500多个“无废城市细胞”

重庆瑞竹植物纤维制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整理打包使用竹纤维制作的餐盒。该餐盒使用后能够自然分解,也可用作肥料,实现绿色生态循环。新华网 发

  新华网重庆7月25日电(韩梦霖 谭凤梅)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76.77%、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实现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6%……25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通报了2024年重庆市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情况和下一步工作。

  今年以来,重庆全市上下聚焦治废、治塑、治土、治城、治乡等目标体系,推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加快驶入“快车道”。重庆制定了“无废城市”建设成效评估指南,建立“无废指数”指标体系,将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农膜回收率等民生指标纳入“无废指数”,并把“无废指数”纳入生态报表调度推动,通过“赛马比拼”横向对比建设成效和现状,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

  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重庆着力提升三大重点领域防治能力。工业领域方面,全市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76.77%(全国57%),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下降至0.33吨/万元(全国1.02吨/万元),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到91.1%(全国55%),全市累计创建绿色工厂400家、绿色园区33个,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133家,绿色园区12个。生活领域方面,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利用和处置,全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实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6%。农业领域方面,推进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44%,高于全国88.1%的平均水平;2023年共回收废弃农膜1.3万吨,回收率达到94.1%,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田间地头“白色污染”进一步减少。

  据介绍,全市目前已建成2500多个“无废城市细胞”,覆盖衣食住行各领域,如“无废学校”“无废医院”“无废旅游休闲区”“无废酒店”等,有效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川渝两地还积极开展“无废城市”跨省域共建,两省市政府联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无废城市”共建指导意见,创新建立联席会议、宣传教育、资源共享等5项机制。两地还印发了危险废物跨省“点对点”定向利用豁免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全国首个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省级联防联控机制,探索在高竹新区开展固体废物跨省转移简化审批试点。

  接下来,重庆将从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聚焦重点领域治理、着力改革惠企惠民、加快数字场景开发等方面,持续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据介绍,重庆将开设“无废城市细胞”在线申报、评估、认定、公布应用及典型渣场尾矿库环境风险防范在线视频监控、“无废指数”等应用场景,实现场景多跨融合,推动点上创新、线上创建、面上推广,助力实现全域“无废”。

编辑: 李海岚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