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医大附三院急诊医学科:守好急危重症“前沿阵地”

  日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下达2024 年度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通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重医大附三院)急诊医学科获评2024年度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完善急诊救治体系,提升救治效率

  急诊是医院的“前沿阵地”,2016年,重医大附三院急诊医学科作为医院最早一批开科的科室,率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监护—疾病预防”为一体的急诊医疗体系,通过“黄金一小时”高效抢救,24小时保证绿色通道畅通,显著降低创伤早期死亡率。据统计,医院急诊医学科年接诊量约9万人次,抢救4500余人次,收治住院2000余人次,是区域急危重症救治的核心力量。

  今年5月,一名因急性胸痛伴意识丧失的中年男性患者被送入重医大附三院抢救室。医疗团队发现其大动脉搏动消失,胸廓无起伏。在进行高质量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呼吸支持等抢救措施无果后,快速评估,立即启动了紧急ECMO(体外膜肺氧合)救治流程。通过置管、定位、预充等一系列操作,成功为患者建立了体外循环,ECMO正常运转,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能够为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体外循环与呼吸支持的ECMO(体外膜肺氧合)又被称为‘与死神抗争的神器’‘生命支持的终极手段’,它的成功实施不仅体现了一个医院急危重症患者的综合救治水平,也能最大限度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重医大附三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韩鹃介绍。

  在重医大附三院,像这样的“生死时速”每天都在上演。重医大附三院急诊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闫柏刚表示,急诊突发病例多、医治范围广,对团队协作能力、医务工作者救治水平有着较高的专业要求。

  为提升队伍的“作战”能力,急诊医学科持续建立健全急诊患者分级救治模式,优化流程实施急诊分区救治;医护人员每周开展理论和实操业务学习,打造专业技能过硬、服务态度良好的医护团队;紧急抢救患者经“绿色通道”即时入院,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

  加强院外联动,共护群众生命安全

  呼啸的救护车声不时打破宁静,在重医大附三院急诊科门口,既有医院自己的救护车快速往返,也有周边很多其他医疗机构根据病情需要转诊而来的特殊病情或意外伤害的患者。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加强院内急诊与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一体化建设,重医大附三院急诊医学科已具备良好的危急重症、疑难复杂病例诊疗救治能力。

  今年3月,29岁的王女士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候机时突发意识障碍,昏倒在地。接到电话通知的急诊抢救室医护人员,立即开启紧急抢救模式,通知科室ECMO小组做好准备。并与机场医救中心医护人员一边转接病人,一边交接病情。

  经过紧张的抢救,病情稍微稳定,立即转入重症监护室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同时,医院启动绿色通道救治程序,收入重症医学科(ICU)继续治疗。

  48小时后,患者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12天后开始进食、说话、下床活动。20天后,随着病情好转,患者从ICU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在医患共同努力下战胜了病魔。

  闫柏刚表示,此例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后,持续心肺复苏达10多分钟,机场急救人员和重医大三院先后接力成功救治。

  这也是重医大附三院与机场联动救治的生动实践。据介绍,近年来,我国民众在心肺脑复苏的科普宣传和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为了应对院外猝死的复苏成功率仍然偏低的问题。对此,医院急救部与重庆机场医救中心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交流学习,双方多次联手处理类似病例。

  从创建之初的两名医生、二十名护士,发展到如今的103名医护团队。院前院内密切配合,院前急救与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等 “五大中心”紧密衔接,科室在危险性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动物致伤、亚重症病房等领域的救治取得了良好成效。

  闫柏刚表示,未来将充分利用全院医疗资源和信息化优势、多学科综合优势,夯实该院急危重症体系化建设基础,进一步构建院前急救、院内急诊与重症救治一体化工作模式,有效提高衔接效率、提升救治能力,以快速、高效、精准、有序的急诊急救体系,最大程度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编辑:彭祎琦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