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重庆实践

  6月20日,酉阳县酉水河,工作人员正在巡河。目前,我市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努力惠及更多群众和企业。特约摄影 陈碧生/视觉重庆

  陈先生在洪崖洞景区经营一家饮品店,眼下正值暑期,生意一下子火爆了许多。

  “节假日客流量明显增大,按惯例,营业期间我们常常要接受市场监管、卫生等多个部门上门检查。”7月3日,陈先生告诉记者,“往年暑期,有时一天要接待几拨人。”

  不过,今年以来的执法检查方式却让陈先生颇为惊喜:重复上门、多头检查的情况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部门和街道组成的联合执法队,“组团”上门,“综合查一次”。

  并且,“组团”执法过程中,检查店内消防设施的、检查应急预案的、检查收费标准的……一项项检查专业、规范而有序,不到半小时便完成了。

  从“多个部门分头查”到“一支队伍综合查”,陈先生所体验到的“便捷高效”,得益于我市一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去年以来,市司法局聚焦提升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持续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创新运用执法事项、执法力量、执法方式、数字赋能、协调监督“五个综合”关键变量,直击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行政执法难点、痛点、堵点,努力惠及更多群众和企业。

  此项改革已于今年1月1日起在全市1031个乡镇(街道)全面推开。半年来,改革成效如何?推进过程中有哪些亮点和难点?

 高效监管

  组团式检查,解决“看得见、管不着”难题

  “行政执法改革要解决的就是‘看得见、管不着’、治理资源难统合、协作机制不畅通、治理能力难提升等基层治理难题。”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市司法局行政执法指导监督处处长郭严祥这样介绍改革的目的。

  “过去,重庆镇街一级行政执法权十分有限,乡镇里的行政处罚需要上级机关统一执法或者派驻执法队伍到乡镇执法。”郭严祥坦言,这样一来,往往处理就会变得滞后,在时间、空间及人员配置上也可能存在执法触角无法到达的情况。

  同时,乡镇(街道)还存在部门派驻执法、乡镇(街道)综合执法、职能科室分散执法“三张皮”,各板块监管权责“剪不断理还乱”,有的乡镇(街道)开展一次执法要怀揣七八种不同部门的执法文书,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情况时有发生,工作繁琐且低效。

  坚持问题导向,才能精准找到破解顽症的有效路径。

  郭严祥说,为解决镇街权责不清、有责无权的问题,我市明确了“一个口子执法”改革方向,将多个领域执法事项纳入“一张清单”,多个条线行政执法人员建成“一支队伍”,多个执法流程搬到“一个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因地施策、按需赋权,确保行政执法力量向基层下沉。

  然而,这项改革涉及部门多、改革难度大、复杂程度高。赋权如何精准?队伍怎样构建?监督怎么保障?这些都是摆在改革面前的重大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抓住了赋权这个关键点,以‘一张清单’定权责。”郭严祥说,我市通过构建“法定执法+赋权执法+委托执法”的综合行政执法新模式,系统梳理了基层治理迫切需要的高频执法事项99项,并集中增强乡镇(街道)在应急消防、城市管理、水利、环保等15个方面的执法能力。

  比如,改革后,我市将涉及占道停车影响生活出行、摆摊设点影响周边环境等“高频事项”的处罚权赋予镇街,从而促进基层更有效、更快捷整治此类违法行为。

  目前,全市1031个乡镇(街道)均已公布实施法定执法事项、赋权执法事项清单。

  其次,在队伍构建方面,我市创新执法人员“县属乡用共管”机制,通过减上补下、力量下沉,推动区县执法部门以派驻、包片等方式下沉执法力量2240余名,与镇街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筹运行,分片驻地指导、共同执法,实现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

  此外,针对镇街常见执法对象有多个执法主体、需要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的情况,市司法局借助数字应用打造多跨协同“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谋划10个镇街“执法监管一件事”,联动14个行业领域,整合344个监管事项,形成跨层级、跨部门综合监管场景。

  数读>>>

  全市目前已累计实施“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检查2890次,有效减少检查频次20%以上,共减少入企执法4503次。

  数字赋能

  提高执法质效,推动行政执法全方位变革

  半年来,对于改革带来的变化,执法人员和迎检对象都感触颇深——

  过去,对企业的行政执法检查,常常被人吐槽。“今天这个部门来查消防设施,明天那个部门来查收费管理,前一拨执法人员刚走,后一拨执法人员又到了,企业要花大量时间、精力来迎接检查。”大坪英利大融城地下停车场负责人卢先生感叹,“现在是‘组团’来,来一次,一次性解决很多问题,我们也省心。”

  “各个部门的检查事项,现在被综合放在一张清单,执法时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检查效率大幅上升。”渝中区司法局执法监督科负责人王朝营有感而发,尽管在执法频次上“做了减法”,但在执法质效和力度上却“做了加法”,同时为企业松绑减压。

  如今,变为“一支队伍”的镇街执法队,承接了整合划转的大批新事项。面对下放的行政执法职权,基层又该如何有效聚合执法力量?

  对此,市司法局行政执法协调推进处处长唐振宇透露,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市谋划开发了全市统一的“执法+监督”数字应用以及掌上执法App,通过数字赋能,压缩执法环节、减少执法时间、整合执法力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效能,推动行政执法全方位变革、系统性重塑。

  “请出示一下上岗证……”前不久,在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货物仓储库,长寿区菩提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联合多家区级执法部门对车间消防设施的系统配件、使用功能是否完好有效进行组团式执法检查。

  记者注意到,当所有事项检查完毕后,执法人员通过手机上的“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将多项检查结果集中到“一张清单”上,并提出综合整改建议。

  “这样的检查在有效实施监管的同时,节约了迎检时间,让企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该公司总经理助理余颂彬评价说。

  “之前单一部门发起联合检查难度极大,我们需要先制定工作方案,函请相关部门协助,一遍又一遍电话联系,整个过程耗时耗力。”长寿区菩提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袁列举说,现在,只需通过“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就能实现“任务发布—部门邀约—现场检查—处罚办案—结果运用”全程线上运行,大大提高了监管执法效率。

  如今,我市像袁列举一样的8977名执法人员,都可登录、应用“执法+监督”App,全市范围内一体化执法达到全新水平。

  数读>>>

  今年以来,全市1031个镇街通过“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开展行政执法8.7万余次,实现裁量基准匹配率和全程网办率100%,缩减办案时间50%以上,执法后行政复议率低于万分之五,同比下降56%。

  分两步走

  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基层率先突破

  綦江区永城镇的黄沙水库是当地重要的水源地,然而时常有群众在此违规钓鱼,饮用水源面临污染风险。

  “黄沙水库整体水域广阔,两岸植被茂密,巡查管控难度高,常规人工巡查存在局限性且耗时。”綦江区永城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钟华告诉记者,这也是改革前的执法难点。

  为破解类似难题,相关部门采取了多项措施。记者看到,在钟华灵活操控下,一架小巧的无人机迅速升空,将黄沙水库的情况“尽收眼底”,锁定固化违规垂钓证据,与此同时执法人员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处置。这种无人机辅助执法模式还运用到了违章建筑查处等多个场景。

  “综合执法改革赋予基层更多的职责与使命,作为一线执法队员,不仅要转变思维方式,更要提升综合能力。”钟华说。

  比如,农业综合执法涉及种植、畜牧、农机、农产品质量等多个方面,不同的执法事项需要不同的专业知识储备,这对一线执法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提升执法能力、加强技能培训,是综合行政执法人才培养、综合执法效能提升的关键。”李宁是江津区城管局下沉到双福街道的常驻人员,负责“面对面”指导一线执法人员现场办案。

  “一线执法人员最关注的是,如何快速准确发现问题,在执法办案中怎样理解好、适用好法律。”李宁说,江津区采取城管完全融入镇街、驻点分片、人员包片三种形式下沉人员,对下沉人员进行具体化、规范化管理,既增强了镇街执法力量,也强化了“面对面”指导。

  可以说,勤学苦练强本领,正逐步内化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自觉行为选择。

  “当前,按照先镇街再市县、自下而上‘两步走’思路,我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已经从初期探索试点走向基层率先突破,正处于‘继续深化’的阶段。”市司法局副局长殷洁表示,接下来,将聚焦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推进执法队伍、执法事项、执法监管、执法监督、执法平台“大综合一体化”,构建完善职能清晰、队伍精简、协同高效、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监督有力的行政执法新格局。

  数读>>>

  截至目前,我市已通过制作执法教学视频、开展场景化执法演练等形式,累计开展镇街综合执法专题培训演练540次,培训4.1万人次。

编辑: 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