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重庆市统计局发布《2023年重庆市高质量发展统计监测报告》(下称《报告》),就经济发展、创新升级、区域发展、生态建设、对外开放、人民生活品质等6个方面进行盘点。
稳中有进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3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145.79亿元,成为全国第16个、西部第3个GDP总量超3万亿的省市,也是特大城市中第4个GDP总量超3万亿的城市。从增速看,全年全市GDP比上年增长6.1%,较2022年增速提高3.5个百分点,实现2023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
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7%,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全市粮食产量1095.90万吨,创近15年新高,增长2.1%,居全国第9位。
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汽摩和材料产业引领工业增长,分别增长9.9%、10.3%。
《报告》显示,重庆服务业企业生产经营恢复向好,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5874.88亿元,增长8.2%。
投资建设方面,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3%。
重大基建项目继续对全市投资形成有力支撑。全市在建1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392个,较上年增加43个,合计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9.7%,占全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为56.4%。
重庆消费市场加速复苏。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万亿元,增长8.6%,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
质效双升 创新升级发展释放新活力
2023年,重庆市基础平台加速建设。全市重组建成全国重点实验室10个,新增国家创新型县2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个。新增国家生物样本库1个、总数8个,新增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1个、总数14个。
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举办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引进人才3401人、引进项目283个;做好“两院”院士增选推荐和服务工作,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新招收博士后1290人,人才总量达到634.7万人。
资金投入持续增加。全年完成科学技术支出102.5亿元,技术市场签订成交合同11281项,成交金额865.1亿元。
高新产业方面,2023年,全市启动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八大行动,新建17个智能工厂、224个数字化车间;全市汽车产量升至全国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50万辆,比上年增长30.3%。
全市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持续夯实。2023年,重庆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正式投用,算力规模超过1000P。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重庆)联接10个省市、47个二级节点、3.5万家企业,累计标识注册量超过287亿。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29个,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梯队。
双核引领 区域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
2023年.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双城经济圈规划政策体系与常态化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纵深推进,“一区两群”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248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138.4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20.1%,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开放合作持续推进。成渝中线、成达万、西渝等高铁加快建设,川渝省际建成及在建高速公路达到21条;全年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超过5300列,运输箱量超43万标箱,均位居全国第一,运行线路近50条,覆盖欧亚超100个城市。
城乡融合发展稳步推进。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上年末提高0.71个百分点,;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534万平方米、棚户区1.8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黑臭水体治理综合推进率分别达到85.9%、65%、37%,2个区县获评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区县。
脱贫攻坚成果有效巩固。全市14个脱贫区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
生态优先 美丽重庆建设厚植新优势
2023年,重庆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力推进美丽重庆建设,全力交出生态环境高分报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改善。
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创“十四五”以来最佳水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4年保持320天以上。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33.53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33平方公里。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全市连续4年获国家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40.05万吨每天。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全面建立。
《报告》指出,2023年,全市新创建3个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绿色文旅名声打响,全市旅游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206.8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0%。
此外,2023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0.8%。
拓宽通道 对外开放能级实现新提升
2023年,重庆市推动进出口结构调整优化,制定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行动方案,一体打造大通道、大枢纽、大口岸、大物流、大平台,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构建。
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7137.39亿元。其中,汽车(包括底盘)出口331.68亿元,比上年增长51.9%;全市新增外商投资企业387家,比上年增长44.4%。年末累计有31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
开放平台持续打造。2023年,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含分支机构)18673户,注册资本总额1256.79亿元。自贸试验区累计培育重点制度创新 成果148项,在全国率先实施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
开放通道高效拓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通道辐射我国18个省(区、市)70个城市144个铁路站点,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90个港口。2023年,全市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货物17.8万标箱,比上年增长21%,货值280亿元,增长16%。长江黄金水道活力逐步释放,全市港口货运吞吐量2.23亿吨,水运集装箱吞吐量131.7万标箱;中欧班列(渝新欧)覆盖欧亚110个城市,渝满俄班列稳步发展,运输货物分别为21.7万标箱、18.4万标箱。江北机场国际航线恢复至33条,旅客吞吐量增长106%;重庆成为全国首个“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
多措并举 人民生活品质日益提升
《报告》指出,重庆市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强化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3年实现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95元,比上年增长5.4%;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3.86万人,比上年增长4.5%。
保障体系持续健全。2023年年末,全市共有21.06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6.75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资助135.7万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基本医保参保率超过97%。
在教育方面,重庆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分别较上年提高0.62和0.11个百分点。
在医疗保障方面,与2022年相比,全市医院增加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116个, 2023年末,全市卫生人员总数33.5万人,比上年增加1.9万人,增长6.0%。免费为符合条件的19.3万女学生接种HPV疫苗,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累计为群众减负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