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至5月,海外订单占三成,产品远销南美洲——40年老车企“触网” 重庆造改装车出海

  重庆金冠汽车总装线一片忙碌。(受访单位供图)

  “你看,这些改装好的车辆,大部分都将销往海外。”6月13日,重庆金冠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冠汽车)厂区停车场,满满当当地停放着上百台改装车辆。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易洪波告诉记者,公司成立40年来,这样的场景并不常见——过去,产品均销往国内市场,车辆改装完成后即运往终端,并不会长时间停放。今年,公司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订单数量与日俱增,更长的市场周期让停车场成了临时存储区域。

  金冠汽车是璧山本土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专门从事商务房车、旅居房车、专用车和特种车辆改装。作为国内头部改装车企,该公司2023年产销改装车辆2000台,实现产值5亿多元。今年,金冠汽车首次涉足海外市场,1至5月就向海外市场销售改装车辆300余台,实现产值1100万美元,占企业产值的三成。

  放弃同行“内卷”“开”向海外

  “不同于整车制造和销售,作为汽车后市场,改装车偏小众行业,目前国内市场规模在1000亿元上下。”易洪波说,目前全国有数千家改装车企,市场饱和度高、同行竞争愈演愈烈,“这种情形下,我们认为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失为企业应对行业变化,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一条路径。”

  据了解,房车改装业务占金冠汽车全部产值一半以上,这项业务目前在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商务房车改装,潜力巨大。于是,他们将房车改装作为拓展海外市场的主攻方向。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完整的汽车改装生产及检测体系、40年的改装经验、102项有效专利……这些都是金冠汽车迈向海外市场的底气。

  “在此之前,我们便已和包括奔驰、大众、福特、依维柯、江铃汽车等在内的众多车企合作多年,无论是满足车规级要求的官方改装,还是车企品牌的授权改装,都积累了丰富经验。”易洪波说,这些都为企业“开”向海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质量保证。

  另一方面,从盈利能力来看,海外市场也更可观。易洪波以依维柯改装的旅居房车为例,这款车在国内终端售价为40多万元,海外售价折合人民币为50多万元,高出约30%,“对企业而言,仅仅增加了物流成本和时间成本,可利润会更高一些。”

  借助网络平台打开海外市场

  金冠汽车是如何叩开海外市场的?今年初,公司组建了海外市场部,开展从产品宣传、平台运营、车辆出口到售后服务的全周期业务,但最初效果并不理想。

  “海外业务开展了近1个月,才迎来了第一个客户,来自阿联酋的个人用户。”金冠汽车亚洲区域市场负责人郑红回忆道,除了卖出产品,我们也可通过他掌握更真实的海外市场情况。比如,客户从什么渠道知道金冠汽车,客户对改装车有哪些需求,如何进一步展示产品、打通销售渠道等。

  经过对更多海外客户群的分析研判,团队发现改装质量、呈现效果、车辆价格是海外目标客群最在乎的因素,极具个性化的改装商务房车,最受市场青睐。“大多数客户的改装需求都集中在内饰和外观套件方面,他们希望让车辆更具运动感、舒适性和豪华感。”郑红说。

  为此,金冠汽车依托互联网平台,迅速打通了和海外目标客群的沟通渠道,让客户通过网络接触了解金冠汽车,以直播、视频拍摄、专人对接等方式,展示生产现场、改装流程、成品效果等,让客户直观了解产品改装质量、功能效果、外观颜值等特色,同时在当地寻求合作伙伴,构建销售终端。经过一个多月的摸索,金冠汽车海外业务迅速驶入“快车道”。

  全年海外市场有望实现2亿元产值

  今年“五一”和端午假期,厂里都在为海外订单加班。6月13日,金冠汽车4条总装线上,上百名工人和技师都在忙碌着。

  易洪波告诉记者,个性化改装无法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底架焊接、大板压制、家具加工、涂装组装等20多道工序需要40多名人工参与,生产一台改装车需要1个月左右。而对于海外订单,从用户下单到将车辆送到用户手中平均需要2个月。

  “从近半年的市场反应来看,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是海外客户最集中的地方,均价20多万元的商务房车最受欢迎。”易洪波介绍,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市场占全部海外订单的近八成。此外便是中东市场、东南亚市场、非洲和南美洲市场。物流运输方式上,他们主要采取公路运输从霍尔果斯出口到中亚市场,公海联运从广州出口至东南亚市场,江海联运从上海出口至南美洲市场。

  展望全年,金冠汽车有望在今年实现向海外市场销售改装车辆800台,实现产值25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亿元的目标,助力企业实现全年产值7亿元。

  璧山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他们通过进一步加强外贸运行调度,摸排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意向,走访外贸企业收集存在的问题困难,提升服务能力和政策激励措施等,全力抓好外贸增量,形成了一批外贸新项目。接下来,他们还将持续打造对外开放平台,积极加强外贸主体培育,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机制体制改革,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参与国际竞争力。

编辑: 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