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渝味360碗”首次集中亮相 舌尖上的“渝味”助力消费提质扩容
2024年06月15日 08:37 来源: 新华网

火锅师傅现场炒制火锅底料。新华网 韩梦霖 摄

  新华网重庆6月15日电(韩梦霖)开州大混蒸、潼南太安鱼、歌乐山辣子鸡、铁山坪花椒鸡……最能代表重庆美食的是哪道菜?6月14日,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世纪金源广场开幕的2024“渝味360碗”美食荟活动中,你可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据了解,去年底以来,重庆市商务委、市文化旅游委联合各区县开展了“渝味360碗”评选推广活动,通过深入挖掘特色风味美食,推荐评选出代表性菜品,形成了“渝味360碗”旅游特色美食谱系。本次美食荟活动以“渝味甄选 世界生香”为主题,首次评选出的“渝味360碗”集中亮相,共同构建重庆餐饮文化集中展示场景,带领美食爱好者领略“渝味”,并带动食材种植养殖、食品加工、仓储物流、食材贸易、消费场景打造等餐饮全产业链协同参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餐饮产业合作,扩大“渝味360碗”IP辐射力和影响力,助力重庆餐饮产业走向全国,让更多人爱上这座“美食之都”。

  来自合川区的一家腌腊食品企业负责人唐孝春介绍,该企业主要为国内数十家餐饮机构提供熏制鸭肉,每年带动当地农户养鸭五六十万只。作为餐饮企业的供应商,本次“渝味360碗”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宣传和展示产品的平台。

  “以前我们的产品只有后厨和餐饮店经理知道。此次活动的举办,有机会让我们的品牌从餐饮企业走向市场,面向更多的家庭客户,有利于接下来借助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唐孝春表示。

  此次活动邀请了超百家餐饮名企、34名“渝味360碗”传承人到场推荐美食。现场分为“渝味360碗”文化长廊、“ 渝味360碗”头碗菜推介区、传承人展示区、特色美食荟文化体验打卡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食文化交流、区县地标食材展区、百味匠新食材荟、中华老字号展示区等九大板块,共计开展11项活动。

  23岁的“渝味360碗”头碗菜传承人王永祺与巫溪烤鱼“结缘”已有五年,并且去往国内多地进行推广。他表示,自己将继续做好巫溪烤鱼的传承与推广,让更多的人品尝到美味的巫溪烤鱼。

  重庆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巡府表示,举办此次美食荟活动旨在进一步唱响“渝味360碗”品牌,深化对外交流,努力打造出具有重庆辨识度、世界影响力的“渝味美食”金名片,助力重庆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活动中,获得“中华老字号”授牌的重庆餐饮企业。新华网 韩梦霖 摄

  本次活动中,还为今年入围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的13家重庆企业进行了授牌。据悉,重庆市的“中华老字号”至此达到31个。上榜企业还在现场设立展区,展现品牌独特的历史人文内涵和新时代魅力。

  “对赵孝春城口老腊肉来说,有了‘中华老字号’这一金字招牌的加持,今后消费者认可度会更高,将实实在在为我们的发展赋能。”获评“中华老字号”的城口县赵孝春野生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友安表示。

  城口老腊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制作工艺入选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友安还介绍,借着获评“中华老字号”的东风,他们今年还准备把老腊肉出口到俄罗斯、东南亚等市场。此外,企业还与北京等城市的餐饮机构、行业协会进行对接,力争把这道传统“渝味”推广至国内更多城市的社区、商超和餐厅里。

  美食是城市的代表、文化的传承、世界的语言,也是推动消费提质扩容、恢复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重庆积极推进重庆火锅、重庆小面等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美食名片发展,进一步提升重庆餐饮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推动国际美食名城建设,推动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创新餐饮消费场景、增强餐饮业发展动能、弘扬优秀餐饮文化、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进一步释放餐饮消费潜力。今年1至4月,全市餐饮收入增长14.3%。

  “重庆美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烟火烙印。期待‘渝味360碗’成为被市民、游客充分认可的美食品牌,成为宣传重庆、扩大消费,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李巡府表示。

重庆徐鼎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现场展示的美味菜品。新华网 韩梦霖 摄

编辑: 韩梦霖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