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6月14日电(欧阳虹云 刘磊)重庆北碚区天府镇卫生院,周边不少老人“住着不想走了”。
走进这家位于华蓥山上的镇卫生院四楼医养结合中心,只见走廊上几个老人正在休息闲聊,斜对面房间里医护人员开始午查房,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您今天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来,我给您测一下血压……”
这层楼有20个床位,已有15位老人安心住下,天府镇卫生院院长谢维说,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医养结合”。
近年来,北碚区把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全过程,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美好向往。
天府镇卫生院医养结合中心,医护人员正在查房,了解老人身体情况。新华网 刘磊 摄
天府镇卫生院是当地第一个“吃螃蟹”的医院。
天府镇曾因煤而兴,后来受辖区采煤沉陷区及农村危旧房治理搬迁等因素影响,地区居住人口大量外迁,由原来的常住人口2万人减少至7000余人,并且人口老龄化程度深。
“一方面,来卫生院看病的基本是老年人,另一方面受人口因素影响,卫生院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出现减少。”谢维回忆,面对各种压力,卫生院急需找新的发展方向,最终把目光放在医养结合项目建设上。
2022年,天府镇卫生院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当年10月,北碚区卫健委实地调研天府镇卫生院建设医养结合中心的可行性后,下达资金42万元支持该中心基础建设。
经过相关资质手续办理、适老化改造、人员康复技能培训等一系列筹备工作,今年5月,作为全区首家公立基层医养结合中心,正式揭牌投用。
天府镇卫生院医养结合中心适老化改造。新华网 刘磊 摄
今年70多岁的李奶奶和老伴是第一批入住的老人。“以前老伴隔三差五就要去医院看病甚至住院,在这里不仅能享受日常养老服务,还能就近获得医疗诊治服务,解决了养老院往返医院的烦恼。”李奶奶说。
让李奶奶更觉得踏实的是,住在天府镇卫生院,除了生了病有医护人员管,生活上还有人照顾,一日三餐可自选,平日里还可以与老人们唱唱歌、做做操。
谢维介绍,医养结合中心开放室外活动室1间和休闲茶室书房1间,设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科、口腔科等。中心集养生文化、康护理疗、医疗护理等功能为一体,不但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还会为他们提供监测管理、健康宣教、查房巡诊、风险评估等服务,并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及时动态调整治疗方案。
“医生、护士实行24小时在岗负责制,医护人员为每位入住老人建立医疗管理档案,加强老人健康指标监测和信息管理。”谢维说,“在这里,我们还严格执行老人用药专人管理,要求护士按护理等级做到及时巡视、送药到手、服药到口,使老人健康更有保障。”
医护人员带领老人做手指操。新华网 刘磊 摄
北碚区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北碚区以满足全区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使“医疗+养老”服务模式更健全、服务队伍更专业、服务流程更标准。
“健康养老产业是大健康时代下的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挑战。”谢维说,接下来镇卫生院将推动医疗,特别是中医药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探索建立“食养、药养”等中医特色养生、养老模式,让老人在家门口养老,也有“医”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