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长江鲟"安居"万州11年 今年首次实现人工催卵

3月21日,万州区水产研究所双河口基地,“鱼爸爸”王飞在池内检查并安抚刚转运来的“待产”长江鲟。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珍稀”名片>>>

  长江鲟

  长江鲟是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鲟形目鲟科鲟属鱼类,又名达氏鲟、鲟鱼、鳇鱼、沙腊子,其体长呈梭形,成熟个体的体长分布在75—105厘米,体重为4.5—12.5千克。天然环境中的长江鲟喜欢在较暗的底层缓流水体中活动,经常栖息在8—10米的江河浅水区,冬季在有缓流的河道中越冬,立春后溯水上游到长江的干支流摄食产卵。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2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长江鲟野外灭绝。

  5月的万州区大周镇长江口,碧波荡漾。

  作为万州区水产研究所从事长江鲟科研繁殖的重要基地,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化驯养基地由一艘大型趸船搭建而成,周围分布着十几个养殖网箱。

  万州区水产研究所科研组组长王飞解开几个麻袋,将袋中饵料一股脑撒向水中。顷刻间,一尾尾长江鲟欢腾游弋,溅起片片水花。

  长江鲟大多需要10—15年才性成熟,生长周期长、繁殖能力弱。2022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长江鲟野外灭绝,即失去自然繁殖和生存能力,其种群基本靠人工放流维持。

  早在2013年,万州区水产研究所便开始进行长江鲟人工繁殖研究。今年3月,该所人工培育的长江鲟成功排出卵粒,这也是长江鲟首次在重庆地区人工催卵成功。

  “目前重庆主要通过外购苗种实现长江鲟的增殖放流,成本高,数量也不多。掌握长江鲟人工繁殖技术后,我们能实现大规模的长江鲟增殖放流,为野外种群恢复提供苗种保障。”王飞说。

  长江鲟在万州安新家,“吃什么”却让人头疼

  记者看到,整齐排列的下沉式养殖网箱里,长江鲟的身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鱼身有1米多长。“这是我们最早引育的一批长江鲟,目前约有30来尾进入成年期。”王飞说,他们每年进行长江鲟人工繁殖的卵粒和精液,全部来自这批亲本鱼。

  万州区水产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成功实现胭脂鱼的人工繁殖,并逐步掌握了岩原鲤、四川白甲等10余种珍稀特有鱼类人工繁殖关键技术。2013年,该所从湖北引入一批1年龄长江鲟小鱼苗,在我市率先启动长江鲟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研究。

  “这些小鱼刚引回来时还不到10厘米,要把它们养大可不容易。”王飞说,天然环境中,长江鲟喜欢在较暗的底层缓流水体中活动,对水质和植被环境要求非常高。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养殖区域,他们将引来的鱼苗分别放置在万州双河口、大周镇、新田镇三个基地。

  三个基地的环境各不相同:双河口基地将山泉水引入池塘,配置了微循环水流系统,在循环水中养殖;大周镇在长江中搭建水下网箱,进行仿生态养殖;新田镇则利用溶洞环境养殖,池水常年恒温恒量。

  “经过持续比对,我们最终选定了大周和新田作为饲养基地。”王飞说。

  长江鲟算是在万州安了家,可饵料的选择又让他们颇为头疼。彼时,市面上大部分都是针对“四大家”鱼的配方饲料,成分以米糠、麦麸、豆粕、豆渣等植物性饵料为主,很难满足长江鲟这种杂食性鱼类的膳食营养需求。于是,他们从胭脂鱼的人工培育中汲取经验,增加了动物蛋白质含量和一些微量元素,帮助长江鲟鱼苗尽快生长。

  就这样,长江鲟一天天长大了。

  用5年时间寻找雌鱼人工排卵方法,首要难题竟是性别鉴别

  2018年,第一批投放的雌雄亲本鱼陆续达到性成熟年龄,长江鲟人工繁殖也进入攻坚阶段。

  “自然界中,雌鱼成熟期要比雄鱼晚2—3年,且一般在雄鱼排精后才开始排卵,要顺利孵出‘鱼宝宝’,关键在于能否同时获取高质量的卵子和精子。”王飞说。

  没想到,横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坎,竟是鉴别鱼儿的性别。

  由于长江鲟不具备明显的第二性征,很难从外形上辨别雌雄,技术人员采用最常见的穿刺法,即在长江鲟的腹部划开小口,用取卵器挖卵鉴别,能挖出卵粒的就是雌鱼。

  确定性别后,便是人工授精。

  “早在2014年,我们就掌握了给雄鱼人工排精的方法,但一直没能找到雌鱼的人工排卵方法。”王飞说,相较于雄鱼,雌鱼在排卵时,对身体状态和周围环境要求更高,“科研进程一直卡在这里,整整5年,我们都在寻找雌鱼人工排卵的方法。”

  首先从饵料着手。和普通清水养鱼不同,长江鲟繁育的关键密码在于促进它的性腺发育。他们很快发现,之前的饵料配方脂肪含量偏高,成年鱼吃了容易长胖。“多余的脂肪包裹住卵巢,卵粒无法正常排出,这也是前几年人工催卵失败的主要原因。”王飞说。

  大家赶紧调整配方减少饵料中的脂肪含量,同时配合其天然习性,沿着江岸找水蚯蚓,购买小杂鱼给长江鲟“改善伙食”。一段时间下来,这些“鱼爸鱼妈”的身体明显结实了许多。

  在自然界里,雌雄亲鱼在进入天然产卵场后,往往有一个斗水、求爱的过程。为还原自然生境,王飞及其团队在甘宁镇打造了一处待产房。每年1月,鱼类繁殖季前夕,工作人员会将挑选出来的雌雄亲鱼转移至此,让它们在宽阔的池塘尽情游弋。池塘里安装有充氧机和水泵,模拟自然界的流水环境,24小时不间断向这些鱼身上冲水,刺激其排卵、排精。

  首次人工催卵成功,遗憾的是未能孵化出鱼宝宝

  “出来了,出来了……”今年3月27日早晨,随着一阵阵欢呼声响起,双河口基地沸腾了。

  产房里,一条1米多长的长江鲟不时扭动身体,绿豆大小的鱼卵从泻殖孔慢慢溢出,顺着产床上的缺口流入下方一个圆形白瓷盆里,很快铺满整个盆底。

  这天,王飞和他的团队在历时11年后,终于在重庆首次完成长江鲟人工排卵——挑选的15尾(雌鱼8尾,雄鱼7尾)长江鲟亲本鱼中,有3尾雌鱼排出卵粒,约2100毫升、14万粒;雄鱼中也有4尾排出精液。

  为了见证这一刻,王飞带着科研团队在产房里足足守了两天两夜。

  两天前的25日,待产长江鲟从甘宁基地转移到双河口基地,正式开启人工繁殖。位于地下一层的产房里,两口宽大的池塘注满清水,工作人员早已将水温调节至最适宜长江鲟生产的18℃。根据电子标签显示的性别,工作人员开始为雌鱼注射催产素,密切观察其活动情况。

  随着第二针催产素的注入,雌鱼的肚皮渐渐鼓起来。每隔两小时,王飞和工作人员就要轻压雌鱼腹部,观察有无卵粒溢出,时刻准备人工催产。

  人工养殖的长江鲟,性腺只能达到生长成熟,无法达到生理成熟自然产卵。“我们要在鱼卵发育至四期末,即将进入成熟第五期时开始催产,时间点稍微没踩准,哪怕前后相差仅一两个小时,排出的卵粒都无法进行正常受精。”两天两夜,王飞和工作人员都不敢合眼。

  27日早晨8点,王飞轻压鱼腹时,已有少许卵粒排出,这意味着卵粒已进入输卵管,须即刻进行人工排卵。

  “准备助产!”

  两名工作人员迅速抬来担架,铺上一层泡沫,搭建起产床。另外3名工作人员脚踩雨靴,合力将长江鲟从水池中捞起,抬到产床上,使其雪白的腹部向上,靠近尾部的产道口对准产床上的缺口。

  “一、二、三……”王飞喊着节拍,双手交叉,和3名工作人员一起有节奏地按压雌鱼腹部,进行人工排卵;另两名工作人员则一前一后压住雌鱼的尾柄,尽量控制其身体扭动幅度。因鱼儿催卵时全程离开水面,为了让雌鱼生产时能保持正常呼吸,大家又打来清水,不停浇灌鱼鳃。

  几分钟后,一股股卵粒从雌鱼泻殖孔排出,流入产床下方的白色瓷盆,长江鲟鼓鼓的肚子也逐渐瘪了。

  “从雌鱼肚子里挤出卵粒的那一刻,竟有种初为人父的喜悦。”与王飞并肩多年从事长江鲟人工繁殖研究的同事余东男感慨。

  人工排卵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进行人工授精、脱黏、孵化……

  “长江鲟的鱼卵受精后会产生一种黏性很强的黏液,在野外便于受精卵牢牢黏附在沙石上不被水冲走。而在人工繁殖的孵化阶段,我们需要通过脱黏处理,将这些受精卵尽可能分离。”余东男说。

  过去,脱黏过程主要依靠人工,不仅效率低,且易伤卵。今年,他们自创了一套自动搅拌机设备,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将受精卵分离,还降低了伤卵的几率。

  通过反复多次试验、改良,今年,王飞和他的团队成功获得14万粒长江鲟受精卵。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排出的卵粒成熟度过高,受精卵并没有顺利孵化出鱼宝宝。

  “接下来,我们还将在水温调控、营养供给等方面持续攻关,让长江鲟亲鱼产出更高质量的配子。”王飞面露遗憾,却未气馁,他望着浩瀚的江面缓缓道,“做科研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也许明年,就有长江鲟鱼宝宝在基地诞生。”

编辑: 李海岚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