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田鑫:“医”路耕耘 奋力破解耐药性癫痫难题

  

  从医学生转变为医生,从科研小白成长为青年专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田鑫,多年来“医”路耕耘,在癫痫疾病诊疗领域攻克医学难题,用科研的热情和奋斗的青春为“健康中国”添砖加瓦。

  “现在符合预期吗?有没有在神经元的层面去看一下具体的表达和定位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实验室里,35岁的研究生导师田鑫正忙着指导学生做癫痫表型验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

  “据最新的流行病学统计,我国癫痫患者有接近1000万,全世界有接近5000万。”田鑫介绍,癫痫俗称“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脑部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也是最复杂的疾病之一。

田鑫和导师王学峰

  “小时候曾经见到过身边有患者发病的经历,看着病患痛苦的样子,让我立志今后当一名医生。”对于田鑫来说,走上医学之路源自于内心深处的人文关怀。

  2009年,田鑫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专业,并在攻读研究生阶段选择了神经内科学方向,师从我国著名癫痫学家王学峰教授,开展癫痫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与临床诊疗工作。

  “在所有学生当中田鑫可能是最勤奋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我想找他的时候他总是在的。即便是周末,我有时候也会在实验室看到他。”田鑫的努力被他的老师王学峰教授看在眼里。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市面上已经有数十种抗癫痫药物被用于癫痫的临床治疗,但仍有接近三分之一的癫痫患者在服用多种药物后治疗效果不佳,最终发展为顽固的耐药性癫痫,也被称为难治性癫痫。如何治疗耐药性癫痫,一直是神经内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之一,这也是田鑫跟随导师攻坚的研究方向。

  “研究耐药性癫痫的发生机制,尽可能多的挖掘到会导致癫痫耐药的基因,或者这种基因突变能不能提前干预,让(耐药性性癫痫发生)延长它的时间,甚至是不再发展为耐药性癫痫,这就是我们在做的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方向。”田鑫介绍。

  经过前后四年多的努力,2018年,田鑫与研究团队在导师的带领下,初步找到了GPR40分子与癫痫发作有直接关系的证据,在国际上率先提出“GPR40可能是全新的抗癫痫潜在靶点”的学术理论,为临床抗癫痫药物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对田鑫来说,这份亮眼的成果,孕育着下一个挑战。

田鑫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

  “我们只知道它(潜在基因)参与了癫痫,但是它怎么去参与癫痫发病的,它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用我们的实验手段去一步步解析它。”田鑫说。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田鑫和团队通过一系列研究手段挨个筛选、验证潜在致病基因,细致入微地检测干预药物产生的具体功效。但科研没有坦途,与实验室的日日夜夜相伴的,往往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遇到困难什么他就会鼓励我们,会一直很耐心地给我们寻找解决办法。”田鑫的学生这样评价他。

作为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应邀参加重庆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

  田鑫说:“我们内心最大的一个支撑点,就是我们希望研究出来的东西能够真真正正地为临床患者带来福音,能够为临床患者带来切身的改善预后的方式方法。只要有这个方向在,我们努力就会一直在。”

  每一个步骤都要严谨、每一个数据都要精确,田鑫是实验室里出了名的“细节控”。

  “对待科研一定要有‘强迫症’。”田鑫这样形容,小鼠是什么时候从动物房提到实验室来的,我们切的脑片的厚度,还有我们每个细胞记录的时间,这些都是有固定的严苛的标准的。

田鑫在学术会议上交流分享团队相关研究成果。

  科研之路,总是播种、常常期待、有时收获,严谨细致、大胆创新,是田鑫取得成果的诀窍。在探索过程中,田鑫团队初步开发了首批用于癫痫非发作期诊断的血清检测试剂盒,申报并获得授权国家专利,填补了癫痫精准诊疗领域的早筛研究空白。不懈努力、潜心钻研,田鑫和科研团队在耐药性癫痫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

  近年来,田鑫主持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参编出版多部国际学术专著、医学教材,成长为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大神经精神疾病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青年学术带头人,获得重庆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重庆市青年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称号。

  博士学业结束后,田鑫完成一名医学生到医生的转变,癫痫门诊室“宝库”的接力棒,也传到下一代手里。

田鑫参加重庆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路演活动。

  坐在诊室,背后是铁皮柜,背负的是患者的人生,责任更重、使命更大。田鑫有了新的目标:要做一个会做科研的医生,也要做一个会临床治病的科研工作者。

  “科学要有传承,田鑫自己在努力,也带动了他的学生努力,会给我们这个专业带来一个很好的前景。所以我相信他能够把我们的衣钵继承下去。”王学峰教授对田鑫及他的团队信心十足。

编辑: 曹妤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