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全国多位免疫学专家齐聚山城 共商免疫医学新思路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为促进免疫学发展,加强生命科学新技术交流,12月2日,第三届全国免疫新技术交流会暨重庆市免疫学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渝召开。

  现场,来自全国多地的免疫学专家齐聚山城,共同探讨免疫医学的新技术、新概念、新方法,为免疫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动能。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风湿免疫科长期引领我国IEI诊断、治疗、预防、筛查、研究和推广体系建设。在主旨分享和交流环节,来自该院的赵晓东教授围绕“免疫出生错误(IEI)相关研究进展”这一主题,结合实验数据和案例,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他和团队对IEI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思考,希望借助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突破,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挽救患儿们的生命。

  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的金艾顺教授,则围绕免疫防治新技术研发与应用,结合自身十多年来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基础与转化研究,介绍目前免疫防治技术的研发及转化,包括全人源抗体技术研发、抗体药物研发和转化以及TCR-T细胞免疫治疗等。

  接下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的陆路教授,围绕“基于免疫增强技术的抗病毒广谱疫苗研究”,分享了通用型流感疫苗研发策略、新型仿生策略的免疫增强技术的研究思路及新发病毒的广谱疫苗研究成果等内容。

  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的叶丽林教授,以“T Cell Exhaustion and Memory”(T细胞耗竭与记忆)为切入点,介绍了肿瘤引流淋巴结中存在肿瘤抗原特异性的记忆CD8+T细胞,以及该群细胞在PD-1 ICB治疗中的关键作用。

  同样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的陈永文教授,也向与会嘉宾分享了临床上关于病理分型、分子分型、免疫力评估、免疫力计分预测喉声带白斑鳞癌转移与复发的数字解码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秦成峰教授,还以“mRNA技术应对大流行:从疫苗到抗体”为主题进行了分享。“mRNA疫苗就是将编码保护性抗原的mRNA,通过特定的递送系统传递至机体内,从而使机体获得免疫保护的一种生物制品。”秦成峰表示,为更好应对下一次大流行,除加强人畜共患病监测,开展全球病原体测序外,为阻断传播,能快速生产疫苗和加强生产能力也尤为重要。

  “mRNA疫苗的抗原靶标选择更为精确,产能国产化可迅速放大,冷链成本低,容易实现人群大规模接种。”秦成峰说道。

编辑: 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