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建院80周年|重庆市公卫中心:不断探索专科医院的综合化服务之路

  “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引擎’”,这句话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以下简称“重庆市公卫中心”)得到了充分印证。

歌乐山院区。

  自1943年发展至今,一代代公卫人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温馨的服务”为服务宗旨,秉承“以团队为基础,以科学为导向,以质量为标准,以创新为基石,以实践为动力,以服务患者为目标”的理念,薪火相传、接力奋斗,不断擦亮结核科、感染科专科品牌。为适应新形势,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健康新需求,近年来,该院开拓创新,补齐短板,加速转型,在持续深耕专科建设的基础上做精综合,走出一条“强专科 精综合”学科新路。

  发挥特色优势,擦亮专科品牌

呼吸内镜介入治疗。

  近日,中心胸外科副主任、微创介入中心负责人,主任医师冯剑雄为一管食管瘘患者量身定做了一枚硅酮支架,并实施了硬质支气管镜下硅酮支架置入+气管食管瘘封堵,为患者解决了无法进食的难题。“患者支气管管径较大,常规支气管支架角度不适配,会出现封堵效果不佳、舒适度差的问题,如果定制特殊的金属覆膜支架和硅酮支架进行双支架封堵,费时费力,经济负担也会比较重。”冯剑雄表示。

  一直以来,重庆市公卫中心以结核科和感染科为“王牌”专科,不断增加专科的内涵和发展的深度,持续创新诊疗模式。

  作为市级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重庆市的艾滋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重庆市公卫中心加强临床专科建设,积极创新传染病诊疗模式。重庆市公卫中心感染科副主任刘敏介绍,为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提升抗病毒治疗成功率,中心打造HIV感染者的全病程管理模式,定期督导患者来医院随访、复查,针对HIV抗病毒治疗失败的患者,医院开展了HIV耐药检查,以便及时为患者明确HIV耐药情况,根据耐药结果制定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重庆市公卫中心党委专职副书记戴敏介绍,目前,医院在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传染科),建成1个重庆市重点学科(中医传染病学),3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感染科、呼吸科(结核)、影像科),在建重庆市中西协同治疗传染病“旗舰”科室1个,在建重庆市首批公共卫生重点专科(学科)(传染病防治)。

  探索综合化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多学科联合讨论。

  “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来医院就诊的专科患者往往还有合并了其他基础疾病或共病,甚至需要内科、外科、微创介入等多个科室才能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于是提出‘强专科 精综合’的发展思路,打造以疾病诊疗为链条的一站式诊疗,不仅能在一个学科内满足临床救治的需要,还降低了患者就医的成本,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就医体验。”重庆市公卫中心医务科科长、结核科主任李佩波表示。

  2023年4月,一患者因“咳嗽10年,咯血3年,再发加重2月”入院。经检查后考虑诊断为“结核性大咯血、左上肺曲霉菌病、急性失血性贫血”,急诊行支气管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术,患者血止。在院完善纤支镜检查后给予抗结核治疗,好转出院。2023年6月为患者开展了左上肺叶切除术。

  这是重庆市公卫中心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高效挽救患者生命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以往咯血患者大多收治在内科,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大咯血窒息死亡风险极高。2023年,中心依托结核大科建立了咯血综合治疗体系,为咯血患者提供“药物治疗-介入手术-外科手术”一站式的诊疗服务。

  “针对不同病因引发的咯血,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且各种治疗方法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如要全面有效地治疗咯血,需要采取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治疗方式,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重庆市公卫中心胸外科副主任、微创介入中心副主任曾晓刚说。

  2022年7月,创新性将消化内镜、呼吸内镜、放射介入深度整合为微创介入中心,为各类传染及非传染性消化疾病、呼吸道疾病、复杂肺部疾病、胸部肿瘤以及咯血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2023年10月,中西医结合科正式挂牌开科,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近年来,重庆市公卫中心加速学科转型,新开设多个学科,推动专科服务向综合化服务迈进。

  重庆市公卫中心副主任李桓表示,重庆市公卫中心将严格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推动临床专科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打造以“患者为中心,建设结核病、艾滋病全链条的诊疗体系”,围绕专科技术带头人和核心专家打造临床团队和人才梯队,充分发挥专科内多学科融合的优势,培育临床专科技术特色,促进技术创新发展。(翁小荔)

编辑:王彩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