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综保区综合办公大楼。新华网发
新华网重庆11月15日电(王龙博 温显杰)近日,重庆市第四个综合保税区——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二期)基础和监管设施正式通过验收,这标志着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实现全域验收。
跨境电商保税仓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产品正在理货、打包、贴面单,即将发往千家万户。这里隔江与重庆枢纽港龙头港对望。初冬的阳光下,一排排标准化的厂房,一辆辆忙碌进出的货车,显示出这片土地的勃勃生机。
2018年10月4日,重庆涪陵综合保税区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立。涪陵综保区总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面积1.82平方公里,于2019年12月27日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实现封关运行。
综合保税区本身具有政策和功能优势,但优势转变为发展成果的关键在于应用和创新。近年来,涪陵综保区积极发挥保税、免税、退税政策作用,全力打造服务本地、辐射周边的政策体系,通过创新“区港联动”机制、活用“分送集报”监管模式,为企业提供最大化通关便利和税收支持。
据了解,涪陵综保区初步形成以聚豪、涪源为主的食品粮油加工和以桑普、港盛、帅泓、德天为主的电子信息加工,以易力嘉、道景、天狗为主的保税物流,以潘多拉、粟米为主的跨境电商,以大账房等为主的总部结算五大产业。
同时,涪陵综保区立足地域产品优势,通过建设集榨菜出口企业集群办公平台、榨菜外贸企业孵化交易平台、涪陵榨菜文化展示平台、榨菜保税加工集散中心、N家海外保税仓为一体的“四平台+一中心+N个海外仓”模式,打造全球(泡)榨菜出口基地及榨菜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聚集和服务川渝两地有出口需求的特色农产品企业,畅通川渝特色农产品国内外供销链条,助推涪陵榨菜、四川泡菜等特色农产品扩大海外市场。
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涪陵综保区正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包括推动金属新材料产业走廊通道试点建设,以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为基点签订战略框架协议,推动“蒙肉南下”“蒙矿南下”;推动中老合作,建设以“老肉北上”为基础的国际肉类“产加销运”服务体系,推动肉类产业全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