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国内外专家来渝探讨建言

  新华网重庆11月8日电(韩梦霖)​11月7日,作为“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重要活动之一,产业变革与企业技术创新圆桌会议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现场,10余名国内外专家齐聚一堂,聚焦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等热点话题开展讨论,分享了先进经验、经典案例、发展建议,为产业变革与企业技术创新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契机,可以让科研成果源源不断地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俊标认为,要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良性合作,开展创新攻关,将进一步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有机衔接,助力创新成果有效转化落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让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所已经与本地企业长安汽车开展合作,共建新技术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等领域进行联合攻关。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恺建议,科技企业“走出去”还必须构建可持续的产业链生态,推动上中下游全链条协同创新,攻克产业链关键节点核心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海临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延延认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有效供给,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投融资服务,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将逐步成为智能移动机器人,这其中关键是要打造汽车的智慧大脑。”长安汽车首席软件架构师、长安科技首席技术官韩三楚说。通过数字技术变革,长安汽车拉通研、产、供、销、服等业务流,缩短产品交付时间,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主阵地,两江新区企业正抢抓新契机,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由两江新区和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联合孵化的摇橹船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企业的智能部件和装备产品也已漂洋过海服务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我们的焊接机器人产品,跟随合作伙伴打入东南亚市场,协助客户完成产线上焊接工艺的智能升级,焊接专用相机也和五菱宏光一起去到印尼,利用国内智能制造的先进工艺开拓海外市场。”摇橹船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保障汽车生产工艺中的产品质量并提升生产效率,摇橹船科技还推出一系列智能视觉检测系统,包括5G智能焊接检测大数据平台、AI智能管理系统软件等,携手众多合作伙伴,将先进的技术及创造力应用于制造领域,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编辑: 韩梦霖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