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家二级医院的养成之路

  “强基层”是打造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去年2月,重庆高新区曾家镇卫生院正式被确定为国家二级综合医院,今年则正式更名为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是高新区首家直属公立二级医院。

  一家二级医院如何养成?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给出了它的成长样板。

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

  强专科 医疗服务水平提质增效

  临床专科能力建设是医院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也是医疗机构服务患者的重要基础。三年来,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多措并举,一方面以建设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为目标,加大对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普通外科、麻醉科、妇产科等5个专科建设力度;另一方面,该院实行内科专科专治,强化心血管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安宁疗护等专科发展,完善了14个学科设置,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据悉,就在10月,该院急诊科、妇产科获批高新区级临床重点专科,麻醉科获批高新区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医院科室一角。

  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邢星表示,二级医院承上启下,要想突破,就要在满足二级医院基本功能之外,发展自身特色和优势。“未来医院将以‘一院两区两部’新格局为依托,制定‘大综合,小专科’‘全专结合’两个发展策略。即曾家院区开设专科门诊支撑全科医疗,实现全周期化的服务,逐步增强实力;而新院区(建设中)首先是综合医院,再以此延伸,做大做强一些专科系列,如甲乳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邢院长说道。

  专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三年来,该院引进了神经内科、普外科等高学历高层次人才18名,完成3名高层次紧缺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聘、5名专技人员晋升副高职称和2名高级职称专技人员的资格确认。除了“外引内培”,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还与三甲医院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达成高质量发展医疗联盟合作关系,打通了人才进修双向绿色通道,通过借力与融合等方式,狠抓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为专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学科与人才的双重加持下,该院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2023年上半年,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引进电子胃肠镜、进口显微镜等医疗设备28个,新开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微循环成像神经电生理检查、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等技术和项目16项。

  优服务 群众就医体验深入人心

  从乡镇卫生院到二级综合医院,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不断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走进医院门诊大厅,宽敞明亮的就医环境让患者感到十分舒适。进门后的左手边,就是新设的健康管理中心。改造重装后的门诊楼,在诊室布局、服务功能和服务流程等方面都体现了人性化理念,大大改善了就医环境。

  改造重装后的门诊。

  据邢院长介绍,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正加快建设大学城新院区。新院区占地33亩,规划业务用房90891平方米,规划床位400张,预计2025年投用。届时,患者就医体验将进一步提升。

  而眼下,患者在曾家院区就医,挂号、收费、取报告单这些就诊流程,都可到自助机一站式办理。该院还上线了“诊间支付”,即在医生处支付即可,不需要再去排队,大大节省了患者的就诊时间,也简化了就医流程。此外,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成线上医保移动支付项目,积极推进DRGs医保付费改革。邢院长强调:“下一步,医院将继续推进‘互联网+智慧医院’建设工作,优化民众就医流程,增强医院便民服务能力,提升医疗智能化应用水平。”

  新征程托起健康梦。“升级”只是第一步,谈及未来的发展,邢院长表示,医院制定了3个“五年计划”,第一个就是完成二级甲等医院的创建,第二个是通过与大学进行深度合作促进医教研的融合发展,而第三个则是通过不断发展达到三级综合医院的规模。医院将紧紧围绕“建新院、强内涵、创二甲”年度目标和“创名院、建名科、树名医”品牌战略,通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切实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欧鸿)

编辑:邓婷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