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党建促发展,急危重症中心为生命强力续航

  近年来,重庆两江新区人民医院急危重症中心联合党支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着力点,整合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的诊疗职责,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履行护航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的重大责任,当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线的“急先锋”。

  急诊、重症一体化,搭建快速救治通道

  急诊部捍卫着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的第一道关卡,重症医学科守护着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2022年,医院作出了成立急危重症中心的部署,并组建了急危重症中心联合党支部。党支部一班人在深入学习领会医院决策部署基础上,及时教育引导党员、职工群众站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深刻认识医院组建急危重症中心的目的意义、急危重症中心的地位作用,把思想统一到医院决策部署上来,强化使命与责任,并通过积极完善中心组织架构、合理搞好人员搭配,强化科间协作,优化和规范管理机制等,及时打通绿色通道,优化救治流程,对患者实施一体化救治,确保患者在送达医院之初便能得到多学科及时、准确、高效的救治,为后续的院内抢救赢得时间。

  近日,家住人和的张先生在工作中突发心脏骤停,两江新区人民医院急诊部快速响应,对其进行心肺复苏10余分钟后,患者自主心跳恢复,但情况极不稳定,随时面临死亡风险。与此同时,抢救室快速做好抢救准备工作,重症医护人员提前到抢救室了解患者情况并参与抢救。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发现患者可能为急性肺栓塞,便紧急进行了介入手术治疗。在医院急诊部、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的联合救治下,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像肺栓塞、心梗死、脑卒中等急危重症患者,随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时间就是生命。”两江新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玺介绍,急诊与重症实现一体化救治有利于减少中间交接环节,便于后续对患者采取精细化的抢救,有效打通了急危重症患者救治通道。

  急救技术下沉,打通院前“最后一公里”

  在重症医学岗位工作20余年的急危重症中心联合党支部书记陈玺,深知将急救工作前移的重要性:“社区医护人员急救操作的准确性、实效性以及操作规范性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生存的希望,而两江新区人民医院急危重症中心恰好具备成熟的抢救体系和技术,有责任和使命将专业技术传递到基层医护人员手中。”如何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术,抓住黄金急救时间,及时挽救患者生命,更好惠及人民群众。急危重症中心联合党支部积极与街道社区联动,深入社区调研、走访,针对社区急救服务的高频需求,及时组建了一支以党员、技术骨干为主体的“急救培训基层行”专业队伍,用业余时间定期不定期到社区开展培训,下沉急救技术,筑牢基层急救防线,打通院前急救“最后一公里”。

  近日,两江新区人民医院急危重症中心联合党支部“急救培训基层行”走进天宫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业务指导和急救实操培训。培训会采取PPT讲解、情境教学、示范操作、教学互动等多种方式,为社区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带来了一堂干货满满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课堂。

开展“急救培训基层行”。

  党建促发展,“急救培训基层行”成特色品牌

  目前“急救培训基层行”已成为两江新区人民医院急危重症中心联合党支部打造的特色党建品牌。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攀表示,急诊、重症一体化是两江新区人民医院在打造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路上的战略性部署,是以党建促发展的具体体现,医院从人、财、物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自身急救能力的提升上,急危重症中心联合党支部通过选拔、考核、锻炼,成立了一支以党员为核心成员,政治、业务、作风上都过得硬的急危重症中心师资队伍。对中心职工采取一人一案,有针对性地制定授课计划,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院内演练与实战相结合等途径,整体提升危急重症中心人员急救专业技能;同时结合深入社区服务中心培训发现问题,及时按需调整培训方式方法,提升向基层医生传授急救理论知识和技术,让专业急救技术向基层延伸的效能。

  “目前,中心的‘急救培训基层行’已辐射到包括鸳鸯、人和、天宫殿在内的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急救培训基层人员达到200余人。今年3月份以来,支部指导下沉活动近10场。下步,该中心将担负起急诊质控中心职能职责,加强对基层急诊急救工作的指导,让更多社区医护人员得到专业的急救培训,从而更好地护航患者的生命。”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玺在接受采访时候表示。

  科研创新步履不停,全面赋能急救服务

  在做好临床工作、基层带教的同时,急危重症中心党支部还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以科技创新为急诊急救赋能。

  近日,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团委主办的第五届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五小”创新晒专场活动决赛落幕,两江新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参赛项目“一种脑部引流管报警器”获三等奖。

“五小”创新晒专场活动现场。

  据介绍,该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发明的这种脑部引流管报警器,能够实时检测出低颅压并防止空气返流而及时报警,无需专人守护。这是该院急危重症中心团队加强科研创新、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有力证明。

  作为重庆市区县医学头雁人才,陈玺在助力科室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领航作用。在医教研方面,陈玺带领团队开拓创新,不断突破,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近5年,承担在研省部级课题2项、发表统计源及以上论文10余篇、获批专利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接下来,我们将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运用到临床中,造福更多患者。”陈玺说。

  如何提升救治效率,挽救更多岌岌可危的生命是两江新区人民医院急危重症中心一直在思考的重要“课题”。陈玺表示,急危重症中心联合党支部将依托医院的整体力量,进一步提升急诊专业医师的重症救治能力和重症专业医师的急诊救治能力,同时,依托信息化技术,建设急救智慧中心,进一步优化急危重症救治流程,提高急危重症院前、院内的抢救成功率,从而助力五大中心建设和临床各专科发展,形成较成熟的院前急救、社区联动、院内抢救、重症救护一体化救治体系,为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强力续航。(翁小荔)

编辑:张聪聪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