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首届量子思维与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渝举行

10月14日,由四川外国语大学主办的首届量子思维与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大会以“语言研究的量子转向”为主题,来自五个国家的200余名哲学、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各个分支学科的专家学者齐聚重庆,通过主旨发言、专题研讨、小组发言等形式,拥抱量子思维,兼容经典思维,共同探索语言学新文科建设之路,深入推进语言学的创新发展。

首届量子思维与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在致辞中提到,量子思维对人文社科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诞生了量子哲学、量子政治学、量子教育学、量子经济学、量子管理学、量子心理学等新兴的交叉学科。他表示,本届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分享和交流,有助于运用量子思维和超学科研究方法论,推动量子语言学的发展。

中国辞书学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教授表示,本届研讨会拉开了量子思维研究语言问题的学术大幕。他对语言学的学科定位、学科发展历史以及量子思维的发展作了简要阐述。李宇明说,语言是较为精密的符号系统,反映着人类对大千世界的认知程度,而这个符号系统的运行创造了新的知识世界。量子思维强调关联无处不在,具有非局限性、非固定性、叠加性、不可分离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从量子思维的角度观察语言可以发现不同的语言景观,能够对词类研究等语言学难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参会专家作主旨报告。

参会专家现场作主旨报告。

会议期间,围绕“量子哲学与语言研究”“量子语言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量子思维与语言学的超学科研究”“语言复杂适应系统研究”“量子思维与语言智能”等议题,13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以现场发言或线上视频连线方式作了主旨报告,分享自己运用量子思维研究语言所取得的成果;参会学者以分组论坛的形式展开研讨交流,共同探寻运用量子思维推进语言学新文科建设的发展之道。大会还举办了主编论坛,邀请国内外多家语言学重要期刊的负责人,围绕“量子思维与学术创新”等问题进行广泛交流。

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教授表示,量子思维是一种受量子力学启发的超学科思维,是一种复杂性科学思维,与新文科建设密切相关,运用量子思维对解决语言学中的许多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学校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从科学哲学尤其是量子哲学中汲取“营养”,运用超学科研究方法论构建量子语言学的研究体系,有力推动语言学从学科分化走向学科交叉与融合,翻开语言学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编辑:蒋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