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三下乡”:青春助力乡村振兴,实践赋能合川沙嘴

  为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的独特作用,引领广大青年学子在学思践悟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七月初,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乡”约古楼·点亮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经过为期一周的学习和培训后,赴重庆市合川区古楼镇沙嘴村开展为期3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

  7月6日-8日,学子们走村串户,深入基层,开展走访调查、田间劳作、助农采摘、河道整治等活动,他们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争当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青春情系田垄间,青春的身影成为农田里的风景

  7月6日上午,到达沙嘴村枇杷标准化示范园后,在当地村支书的指导下,大家纷纷带上手套,拿起锄头,为正在生长的枇杷树除去周边的杂草。

学子们在枇杷标准化示范园除草。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021级学生杨喆说:“很荣幸能参加学校今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自己所学、所见、所悟运用到实践中,为乡村振兴添彩。作为新时代青年,在今后的学习上应不断刻苦努力,我也想在未来献出自己的力量来助力更多乡村的发展。”

  据了解,合川区古楼镇沙嘴村地势较平,适宜种植枇杷树。近年来,古楼镇通过种植,枇杷林已占地近4万亩,枇杷已经成为古楼镇的第一支柱产业。眼下正值除草忙季,志愿者的到来为果园除草工作的村民们减轻了压力。

 实地调研社情民意,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为深入了解特色产业发展背景下农村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实际情况及老年群体生活幸福感状况,了解村民心中的真实想法,以调查数据助力沙嘴村在乡村发展及治理问题方面精准发力,到村当天,团队成员赶赴村民家中,道明来意后与村民拉起了家常。

团队成员与村民拉家常。

  通过实地调查,采访交谈,发放问卷等形式与村民进行了友好互动。通过调研得知,前几年村中居民大多经济来源主要以销售玉米、水稻为主。目前,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和老人多,劳动力较为短缺,在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扶持政策之下,近年来,沙嘴村发展了枇杷特色产业,通过环境资源优势,推动了以农促产、以地兴产、以产富农的新局面。

  开展沟渠清淤,用心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为助力乡村振兴,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7月7日下午,实践团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对骑龙河进行了深入的了解。

实践团开展垃圾、杂草清理、环境保护工作。

  骑龙河历史悠久,由于前几日下大雨,河水上涨,很多垃圾和杂草被河水冲堵到了桥下,严重影响到过桥人的安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实践团决定开展垃圾、杂草清理、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半天的劳动,河道堵塞的垃圾、杂草被清理得十分干净。当地村民表示,他们对实践团治理的结果表示非常的满意,在今后,也将不断保障河道的畅通,进行定时对河道清淤,确保河道的排洪排涝功能正常。

  情系沙嘴村 助农助耕收 巧结脆李之缘

  7月8日上午,志愿者们来到沙嘴村脆李采摘基地,开展助农采摘工作。到达沙嘴村果园后,村民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果园的面积、产量、生长态势等相关信息情况。

  据了解,青脆李现在正值成熟季节,但因近期天气因素,不少李子出现烂果现象,为避免好果受影响,经村民指导后,实践团成员们立即开启摘果行动,当天共帮助农户采摘脆李500多斤。

  此外,为了解古楼镇沙嘴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状,学子们还开展了民意调研走访活动。调研主要以了解古楼社区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状况、当地乡村生态环境、法治文化宣传等的看法为主,了解古楼社区环境的积极性改变,探索仍然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乡村振兴之环境振兴提供实质性资料。

  实践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用脚步丈量乡土大地,将理论付诸于乡村实践,探索青年人才赋能乡村的新模式,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乡’约古楼·点亮青春乡村振兴促进团将一直在路上”。

编辑:蒋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