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重庆市永川区产业发展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现况以及未来规划,7月11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小手炉”志愿者来到重庆市永川区,对华为(永川)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大数据产业园、三教产业园、港桥产业园进行调研并开展座谈会,用青年视角观察“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成就。
产教融合,协作培育科技人才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华为(永川)联合技术创新中心是华为布局在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的新技术协同创新平台,着力于新技术应用研发、协同创新、技术服务,致力于打造华为新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华为5G+云+AI实训平台和西部职业教育基地云平台。
华为(永川)联合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正给队员们介绍。
创新中心负责人带领队员们了解他们所研发的成果:机器人“大华”“大智”、无线供电装置、非接触式毫米波雷达、红外无线传感小车等。
2021年11月,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将鸿蒙技术纳入教育课程,在同学们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技能才干,为永川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科技人才优势。
大数据赋能,助力“成渝地区”制造业转型发展
永川区大数据产业园具备连接成渝的地理优势、方便快捷的交通优势、宜居宜业的城市优势、富集优质的人才优势和支撑有力的政策优势,重点围绕数字文创、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服务外包三大业态产业。
在走访的过程中,队员们发现了云谷所研发的健康小屋,并进行参观和体验。解说员讲到:“健康小屋是通过智能检测对患者进行症状测定,只适用于基础病理,大大减少了就医时间与步骤,对医疗提供一定便利”。
随后,大数据产业园负责人与队员们进行座谈交流会。在座谈会上,园区负责人对园区现状及未来规划进行了讲解,园区目前已经将教学与工作进行深度结合,同时通过校企合作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三方共赢”。
自动化加力,赋能“成渝地区”传统制造业迭代升级
重庆永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教产业园是永川国家高新区重要组团之一,主要发展陶瓷及智能家居、汽车及零部件、新型建材、装备制造、食品五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以东鹏陶瓷等陶瓷及智能家居产业集群。
企业负责人给队员们介绍企业车间运行、要求。
在走访东鹏等企业的生产车间时,队员们发现许多工艺制作流程都是机器自动化完成,减少了对员工的雇佣数量,同时还减少了投入成本,提高了工业效率。工作人员表示:“随着永川区经济的发展,该地制造业的流水线大多采用自动化设备,对员工的需求大幅度减少,同时对雇佣员工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水路并进,加速“成渝地区”经济辐射效应
港桥工业园区位于永川南部,紧邻长江,是永川区委、区政府着力打造的“生态工业城、物流中心、交通枢纽”,而理文造纸集团是永川区港桥产业园的重要龙头产业。工作人员介绍道,重庆理文造纸集团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园区,还自建码头用于货物运输,实现物流的最后一步,园区不仅实现产业链“一条龙”,还完善了物流链的“一体化”。产业不仅只注重于自身发展,同时对周边产业和水路港口产生辐射性影响,推动“成渝地区”经济辐射效应。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中,永川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明显,在人才引进、培育工作上也卓有成效,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希望成渝青年在永川这座“连心桥”上奏响“成渝双城经济圈”的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