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渝启动 助力重庆4个县产业发展

  7月15日,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组织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2022年度部省联动项目《重庆典型山区高效特色种养殖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启动会在重庆渝北召开。

  该项目组致力于开展茶叶、马铃薯、油茶、生猪等产业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将为重庆城口、巫溪、酉阳、彭水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据介绍,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城口、巫溪、酉阳、彭水等4个县,地处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腹地,农业产业存在特色不突出、种养殖技术标准化程度低和经济效益不高等共性问题。科技部将重庆4个重点帮扶县党委政府推荐的茶叶、马铃薯、油茶、生猪等山区特色产业,纳入2022年部省联动专项进行重点支持,旨在全面落实《科技支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方案》,助力当地乡村全面振兴。

  城口县正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生态茶业,明确将茶叶打造成乡村振兴支柱产业。巫溪县依靠科技支撑,将马铃薯发展成为脱贫增收和助农致富支柱产业,常年播种面积38万亩,并于2018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首批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之一,已建成西南地区最大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酉阳全县在地良种油茶基地规模达36.3万亩,联结带动农户6.8万余户,并计划“十四五”期间建成油茶基地50万亩,打造全国油茶大县、全国油茶知名企业和全国茶油知名品牌;彭水县正在加快推进生猪养殖转型升级,全县规模化生猪养殖场78个,年出栏生猪60万头以上。

  项目负责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中林研究员介绍,该项目立项以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预计到2025年,引进筛选茶树、油茶、生猪和马铃薯等优良品种10至14个,制定优质高效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16至18项,建立提质增效生产技术模式12至13套,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以上。针对重点帮扶县茶叶、油茶、生猪和马铃薯等特色产业面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需求,集成与示范应用一批绿色、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及技术模式,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山区科技帮扶模式和经验,推动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重庆市科学技术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以及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有关领导和专家参会指导。(韩梦霖)

编辑: 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