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高质量一体化 成渝中部地区崛起的关键词

  6月25日,成渝高铁列车驶过重庆中心城区。据中铁成都局集团公司介绍,今年1—5月,成渝间高铁动车组运送旅客超1977.2万人次,同比增加832.3万人次,增长72.7%,铁路网络的飞速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强大运能。首席记者 龙帆 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6月26日,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七次会议上,川渝两地党政代表团提出了一个核心议题:携手推进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成渝中部地区,是指重庆江津、永川、合川、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8区,以及四川自贡、泸州、遂宁、内江、宜宾、广安、达州、资阳8市。这16个地区,以两省市14.6%的面积,承载了30.6%的人口、创造了27%的GDP。

  这次会议提出,要将成渝中部地区崛起作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重庆西扩、成都东进,为两省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如何落实会议精神与要求?一起来听听川渝两地相关部门与成渝中部地区负责人怎么说。

  拓产业

  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产业协同是必由之路。

  通过培育发展哪些产业,来实现成渝中部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会议当天,从四川党政代表团一行的考察路线就能看出端倪——先后考察了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重庆康佳半导体广电产业园。

  大家瞄向的是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主的先进制造业。

  作为本次会议的“东道主”,璧山区委书记秦文敏非常感慨。他说,目前璧山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成渝地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等多个产业领域与四川相关企业、科研机构等展开多方协作,取得良好成效。

  “本次考察的第一站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就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璧山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的典型企业之一。”秦文敏介绍,该企业是比亚迪“刀片电池”首发地,也是全国最大“刀片电池”的生产基地,每6秒就可下线一块“刀片电池”。该公司自落户璧山以来,已经带动45家合作企业落户川渝两地。

  “川渝‘一盘棋’,在两地制造业领域已形成协同效应。”四川省经信厅厅长翟刚说,川渝两地通过共同部署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数智技术赋能、绿色低碳转型等一揽子行动,在共建先进制造业集群进程中,既突出增量又实现了提质。

  重庆市经信委主任蓝庆华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双方紧紧围绕川渝“共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庆“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这两个目标任务,苦练内功,聚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川渝两地不仅将携手抓产业、建项目、育企业,还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持续推动产业创新资源整合。

  成渝中部地区,也在探索如何不断放大自身优势,从而更好地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区位就是资阳最大的优势,我们将积极发挥这一优势,不断夯实区域产业发展基础。”资阳市委书记元方表示,资阳地处成渝中部地区,是四川唯一直线连接川渝两地的市州,随着成渝中线、成达万等铁路建成通车,资阳的集聚集散功能将不断增强,区位优势越发凸显,资阳将坚持产业集中、空间集聚,推动优势互补、重塑经济格局、提升整体能级,与周边大足、安岳等形成产业协同。

  铜梁区委书记谭庆表示,铜梁始终坚持产业为先为要,制造业发展为先为重,全力促进川渝产业交汇、经济交互。近年来,铜梁已与四川多个地区开展多项产业合作,比如在推动储能产业互补合作方面,与遂宁、宜宾、乐山等组建了成渝地区新型储能产业联盟;在促进现代农业联动发展方面,引入不少四川企业发展农业产业经济,与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发优质农业产业资源等。

  畅交通

  共建国家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

  “景色怡人、交通便捷!”在考察由璧山秀湖国家湿地公园和环秀湖城市片区组成的秀湖生态区时,自贡市委书记曾洪扬连连竖起大拇指。

  “以后川渝两地交通出行条件越发便捷,自贡市民来观赏璧山秀湖生态区这样的宜人景区也更容易。”曾洪扬表示,自贡位于成都和重庆“双核”之间,为更好地承接“双核”产业辐射,自贡将以“交通先行”作为突破口,实施交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提速建设成宜高铁等重大交通项目,未来将成为成渝地区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同时通过积极搭建开放平台,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提速建成为川南渝西现代物流枢纽城市。

  曾洪扬的话,道出了一个成渝中部地区城市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路径:产业合作,交通先行。更为便捷通畅的交通网络,必然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基础条件。

  两地交通部门都认可这一观点。

  重庆市交通局局长许仁安介绍,3年来,重庆交通部门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累计完成交通投资超2900亿元,实施了100多个交通重大项目,有效推动了川渝交通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高。

  比如,重庆开工成渝中线、渝西、渝万、成达万高铁等4个项目,完成成渝高铁提速改造,实现成渝两地1小时直达;加快建设“一干两支六线”航道体系和“三主五辅八节点”港口体系,川渝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成效显著。

  许仁安表示,接下来,重庆交通部门将按照合力打造国家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携手建设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的南向开放新枢纽等目标,着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4个“1小时交通圈”,加快形成“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

  “牢牢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个‘总牵引’,奋力打造国家高能级综合交通枢纽,是川渝交通部门的共同使命。”四川省交通厅厅长李永亮表示,今年以来,川渝两地交通系统持续全面深化川渝交通运输合作,协同联动推进成渝地区交通规划、网络、枢纽、服务、管理一体化发展,为国家战略实施全面提速、整体成势提供了交通先行引领和基础支撑。当前,两地交通系统正合力构建省际高速公路通道集群,共建互利互惠的长江上游航运中心。

  达州就有很好的“畅交通”案例。

  比如,达州通过建设“万州—达州—开州”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达州金垭机场已正式通航、开通航线27条,还与万州五桥机场互为备降机场;成达万高铁、西渝高铁全线开工,广巴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完成预可行性研究;达万直达高速完成路线方案研究,大竹至垫江等4条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达州至开江等7条快速通道提速建设,开州大进至宣汉等毗邻地区3条“瓶颈路”完成提质改造,开江至开州跨省公交、万州至开州城际公交等线路稳定运行,三地城区间实现定制快巴直达,“达州通”公交实体卡与万州、开州公交实现“一卡通乘”。

  谋布局

  毗邻地区重大合作平台先行发展

  “看到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重庆康佳半导体光电产业园的蓬勃发展势头,我对成渝中部地区崛起充满信心!”遂宁市委书记李江说。

  这两个考察点,前者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重庆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重点项目之一,后者是川渝电子信息产业重要支撑项目之一,两者年产值均在数十亿元以上。而这些项目,都与创新息息相关。

  李江说,遂宁与潼南毗邻,目前两地正在推动一体化发展,将以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建设作为突破口,带动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见效成势,“希望我们可以为成渝中部地区崛起‘打样’。”

  本次会议上,不少来自成渝中部地区的参会者,都认为成渝中部地区崛起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突破口,而毗邻地区发展,则是成渝中部地区崛起的突破口。

  “‘内荣农高区’是唯一以农业科技创新为特色的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功能平台,也是我们唱响‘双城记’的重要载体。”内江市委书记邹自景说,内江与荣昌毗邻,近年来两地不断深化多层次合作,包括联合开展荣昌猪、内江猪品种资源开发利用,发展稻渔、生猪、油茶等产业。接下来,两地将继续共建“荣昌—隆昌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聚焦玻璃陶瓷、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进行错位发展、协作配合。

  “当前,我们与四川在制造业发展、文旅融合、农业现代化等产业方面开展紧密合作,实现‘同题共答、同频共振’,这将积极助力成渝中部地区崛起。”大足区委书记陈一清说,在川渝协同发展中,大足将持续与周边地区实现共铸产业协同“一条链”、共绘文物保护“一张图”、共下文旅融合“一盘棋”。

  川渝高竹新区,就是川渝两地毗邻地区协作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目前,川渝高竹新区累计入驻企业182户、投产77户,今年新引进重庆长命科技项目和重庆海翊峰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合同投资额均达1.2亿元。据统计,今年1—4月,川渝高竹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4亿元、同比增长52.35%,实现工业总产值25.68亿元。

  合广长协同发展示范区也在积极推进建设,2023年一季度完成投资20.83亿元;共建川渝合作(合川—广安)医药健康产业示范园,引进新青阳等7户医药企业,成功创建为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共建合(川)武(胜)产业园,成立合资公司探索收益共享等机制,累计入驻工业企业62户,实现产值86亿元。

  “既聚力成渝中部重点区域实现发展突破,又聚焦两地重点任务强化全方位合作,这将是川渝两地发改委系统的共同任务。”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左永祥表示,将进一步找准突破口、明确发力点,谋划实施一批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做好统筹调度和组织实施,力争加快形成一批川渝合作标志性成果。

  (本版稿件由记者罗芸、夏元、杨骏采写)

编辑: 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