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的前身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创建于2001年,2002年开始招生,2003年被教育部确立为独立学院,2011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底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经过二十二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的重外已成为一所以文学学科为主,以语言学科专业为优势,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进入新时代,学校主动服务建设文化强国和扩大开放合作的重大需求,遵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高等教育使命,秉承“厚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校园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争创一流为目标,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文素养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及交往能力的“通外语、精专业、重实践”的复合型、开放型、应用型人才。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科优势突出、人文特色鲜明、国际合作广泛的全国一流民办大学。
答:相比较传统模式的志愿填报模式,新高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志愿结构和数量发生了变化。
本科批次和高职专科批次可填报总共96个专业的平行志愿;本科提前批B段、艺术本科A段、艺术专科批、体育本、专科批可填报总共60个专业的平行志愿。
二、志愿的设置形式发生了变化。
新高考改革前,志愿填报规则是“一个学校+若干专业”;新高考改革后,志愿填报规则变为“一个学校+一个专业”。
三、投档线发生了变化。
新高考改革前,传统“学校+专业”的模式下,以学校为投档单位,一个学校只有一条投档线;改革后,由于“学校+专业”总共可填报96个平行志愿专业,不同专业会产生不同的投档分数线。
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充分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进行填报;同时,阅读填报学校的招生章程,遵循报考要求和录取体检标准进行合理填报。
答:学校今年开设英语、翻译、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会计教育、国际商务、工程管理、酒店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广告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小学教育、美术学、绘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表演37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教育学六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9个省区市招生。其中,新增小学教育1个本科专业,2023年暂停泰语专业和葡萄牙语专业的招生;对报考我校小语种、商务英语、英语、翻译等专业不设置口语加试要求。
答:学校英语专业、俄语专业和西班牙语专业为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英语专业、俄语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重庆市特色专业。
学校以外语类专业为优势,办学特色鲜明,开设英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泰语11个语种,是外语人才成长、成才、放飞梦想的摇篮。
答:学校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外语类专业“外语+专业+技能”和非外语类专业“专业+外语+技能”的特色培养模式,大力培养“通外语、精专业、重实践”的开放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答:一、在填报志愿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基本原则。参考志愿院校的往年录取分数以及录取平均分位次,同时比对今年志愿院校的专业招生计划和自己的排位,合理填报。
二、遵循“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填报规则。“冲一冲”是指填报往年排位和自己今年排位差不多,甚至是更好一些的院校。“稳一稳”是指填报和自己今年排位较为匹配的院校,也可以是排位略低一些的院校。“保一保”是指填报比自己今年排位低的学校,相当于是保底、稳进的学校。
三、在志愿填报即将完成时可依据自身情况,勾选是否调剂选项。秉承这样的填报原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志愿滑档的情况。
答:误区一:只重视学校而忽视专业。
好大学固然重要,但名牌大学的专业并非都是优势专业。所以在填报专业时,不仅要考虑学校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选择自己感兴趣、心仪的专业,或者是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
误区二:没有仔细阅读学校的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内容主要包含:院校代码、办学层次、办学性质以及报考要求、录取原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报考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仔细阅读,合理填报。
误区三:不服从专业调剂。
服从专业调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被录取的机率,但同时也有可能被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录取。而“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会增加被退档的风险。因此考生要统筹考虑,避免出现“错失入学机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