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不仅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
然而随着产业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各大职业院校应该如何求变,以创新改革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助推地方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主动顺应社会的发展、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近年来,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把专业建设看作职业教育服务产业的前哨站,锚定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的未来趋势,既积极“上新”新兴专业,又以特色专业集群引领并带动专业建设,让校内专业更好地对接校外产业,实现专业与产业的同步发展。
从“科技赋能建筑,科技赋能教育”的理念出发,学校面向智能制造和智慧建筑产业,开设了智能建造技术专业。该专业紧跟建筑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是将建筑施工、人工智能、机械自动化、大数据等技术相互融通发展的新工科专业。为更好地适应和服务未来新基建发展,学校还开设了道路与桥梁专业,培养适应道路及桥梁勘测施工与管理、试验检测、养护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并引进重庆大学道路与桥梁领域的专家张良良作为专业带头人,引领新专业高质量建设。
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展的2022—2023学年高职教育新专业合格评估中,评估专家从领导重视、教师敬业、学生认可、标志性成果多、课程标准规范、教材紧密联系行业、校企合作扎实等方面对学校新增专业的建设发展给予了肯定。
同时,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聚焦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云大智物移”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跨界融合所带来的产业模式变革,围绕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施工、技术服务、后期运维全产业链,根据“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融、职业岗位相关、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思路,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目前,学校以建筑现代化为主线,以绿色建筑智能化、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产业信息化为重点,在建筑产业核心领域、建筑服务业领域、建筑科技关键技术支撑领域,优化整合现有专业,打造六大专业群——面向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链,以装配式建筑为突破,打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面向建筑服务业,打造市场营销、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面向建筑科技关键技术支撑领域,打造大数据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群。最终形成“一条主线、三位一体、共生共融”,具有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特色的“1+3+2”专业群布局,覆盖46个专业。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B档)、市场营销专业群(C档)两个专业群为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培育单位。
近一年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获国家级奖项12项,市级奖项56项,主编“十四五”规划教材4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立项教材2部,参与国家级科技项目1项;建成“装配式建筑产教融合综合体”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重庆市现代产业学院1个;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4项,立项编制国家标准1项;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市场营销专业群获教育部国家级项目1项、产教融合典型案例1项;建成“1+X”证书试点和考点4个,重庆市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双基地)2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建成市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立项市级社区网络课程1门,获市级微课竞赛奖项1项;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互联网+”等创新创业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项,市级奖项25项。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根基与重要保障。
“双师型”教师,要同时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研究,能够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方式,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
“学校积极推动‘双师型’教师的认定、管理及队伍建设工作。”一直以来,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强校,奋力打造高水平“双师四能”型队伍。
一是实施平台引领工程,利用重庆市海智工作站和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引培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和名师名匠,形成“双师型”、高水平人才梯队。二是重视强化团队建设,探索分层分类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和评价标准,打造高水平教师团队,建成教学创新团队8个、科研创新团队9个,其中市级创新研究团队1个。三是实施教师评价改革,探索破“五唯”实效举措,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完善分层分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增加“职业技能型”评聘类型,强化教师应用技术提升;创新实施专技岗动态聘任,实施薪酬改革,突出业绩导向的评价模式。2021年-2022年,学校教师晋升高级职称82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达58.4%;教师获重庆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1人、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1人;2人入选重庆市英才计划。
对于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的专任教师来说,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自己也需践行终身学习理念,因此他们要随时到校外企业锻炼,通过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来提升实践教学能力,避免实际教学时照本宣科、纸上谈兵。教师们教书育人的场所也并不仅限于教室内的一方讲台,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教科研成果,在校内成立相关的工作室或“双创”公司,并利用在校的课余时间,选拔更多优秀学生,在实际的企业运营和管理实践场景中进行延伸性培养,既提升教师自身的“双师”素养,也将育人场域“实景化”,增强育人的实效性和应用性。
同时,学校要求教师群体广泛地深入到各二级学院的产业学院之中,除了参与实践教学示范课程项目的建设打造外,还要为他们划定具体的工作范围和职责,在日常工作中真正做实产教融合。
此外,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基本功竞赛、讲课比赛等,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职业竞赛,以赛为桥,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并要求学校教师多考取行业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断丰富自身的成长履历。
在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之下,一支兼顾学科知识、教学能力、职业技能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工匠之师”逐渐成型,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的“双师型”教师占据全校教师总量的70%左右。
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还被评为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依托这一平台,学校将更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从标准研究、培训规划等方面,着力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机制体制,落实引、培、训等实施举措,为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贡献力量。
专业建设是基础,“双师”队伍是保障,那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则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而如何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来进一步完善新时代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立足于办学历史沿革、区位优势、地方经济发展,主动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产教融合跨界协同的新路径。
目前,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发挥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智工作站、首批西部(重庆)科学城大创谷卫星园等平台优势,积极开展“引企入校”“引商入校”“平台共建”,将企业建在学校里,专业建在产业上,课堂建在岗位中,打造产教融合共同体,推动产教融合更加走深走实。
引企入校方面,学校围绕新型建筑工业化设计、生产、施工、技术服务、后期运维全产业链,打造政府、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各方深度参与、共同支持的产教联合体,组建跨区域的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如发起成立重庆市绿色节能低碳研究院、重庆建筑科技(国际)职业教育集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媒体行业产教联盟等。
以政、校、企三方合作共建的重庆市绿色节能低碳研究院为例,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联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节能技术服务中心、重庆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围绕节能检测、绿色产业研究、绿色工程开发应用和绿色节能低碳领域人才培养高地建设等,探索共建新型产教融合平台,为核心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绿色低碳产业服务提供支撑,实现“产学研用”的深度融合。
引商入校方面,学校联合阿里巴巴、京东等行业领军企业,在校内共建互联网新零售人才孵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并以商业项目为载体,以专业建设为支撑,以实岗实景为手段,以进阶培养为路径,构建“实岗认知→实岗实训→实岗实习→生态就业”的全职场培养链路。
学校联合小康工业、金康新能源、华数机器人等重庆领军企业,围绕区域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校企共同探索“双主体”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共同推进招生就业一体化,共建校内实习实训暨企业研发基地和“互聘共用”导师团队,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本共担、成果共享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双主体”现代学徒培养新模式。
学校还创新打破传统产教融合建设路径,突破校企合作地域限制,校企、校地共建数智财税产业学院、装配式建筑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等“产学研用”一体化的高水平新型产业学院。聚焦科技创新到技术应用全流程,集合职业院校、龙头企业、普通高校,系统化梯度化培养卓越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形成校企共生共长的有效模式和良性互动机制。创新打造了以“专业支撑+产业振兴+技能培训”为主的特色乡村振兴模式,通过开展本土人才培养、强村富民行动、农村电商技能培训、助农直播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经济取得新发展。
近年来,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发展校企合作规上企业31家,与企业校内外新建44个实习实训基地,10个生产性实训基地,9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成立并联合运营2个经营性实体企业;学校2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案例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2021年,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被遴选为重庆市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培育)。
学校以此为契机,明确“打造重庆市装配式建筑技能技术人才培训高水平基地,建成数字建筑特色、国内领先、重庆一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总目标,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核心,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为关键,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及产业发展为方向,着力“高标准引领、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充分协调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建设建筑工程技术和市场营销2个高水平专业群为重点,全面推动“双高”项目建设,激活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为持续推进“双高”培育建设工作,确保工作实效,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成立“双高”领导小组,要求各二级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签订“双高”建设任务责任书,将“双高”建设任务和相关项目进行细分,并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负责人和具体完成时间节点。通过定期召开“双高”建设推进会的形式,梳理项目进度、总结标志成果、整理问题清单、明确下一步建设方向。
建设过程中,学校积极适应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新要求,提质争优、以质图强,以OBE理念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双高”建设任务,学校将“1+X”证书试点工作和技能竞赛工作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开发纯实践教学课程14门,加快推进“1+ X ”证书培训,实现“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育训一体”,夯实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成效。
此外,各专业开展“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教学计划,结合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岗课、赛课、证课、创新创业课。每专业保证“一专一赛”“一生一赛”,即每个专业至少组织开展、承办一项竞赛;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次职业技能竞赛,以此来检验各专业的建设发展情况和学生的技能技术水平。
依托校内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大型结构实验室、装配式建筑现代产业学院、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院士工作站、BIM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重庆建设科技职业学院整合优质企业生产基地、建筑工地等资源,校企协同打造了辐射重庆建筑现代化转型发展、集“产学研训创”一体的“装配式建筑产教融合综合体”,进一步彰显现代建筑科技、鲜明智能建造特征的办学特色。学校逐步构建了“12235”产教融合平台——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创业孵化载体、2个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研发及成果转化平台、5个特色产业学院。
一年多时间以来,按照“双高”培育建设工作蓝图和任务推进表,重庆建设科技职业学院“双高”项目建设实现中期任务完成率82.8%,学校内涵发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重庆市经济建设,特别是建筑现代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