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职业教育大有作为,职业技能人员以一技之长成就人生精彩,看看重艺学子就业图鉴,有你心仪之选吗?
“谷民”里的“技能多面手”
昆仑幻境、锟之方舟、发现湾、疯狂机械城、星球集市、异星港......你是否以为这是拍摄的某个科幻大片?其实这是重庆文艺职院2019级戏剧影视表演专业胡馨怡的日常工作场景。
2022年5月,胡馨怡记录了自己“五一”期间从重庆欢乐谷去往湖南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支援的难忘经历。“精彩纷呈的篝火表演、抢眼十足的机械操作、多元变化的互动场景......从未接触表演内容的我在观摩一场《美人鱼》表演后,迅速准备了一篇符合演出风格的主持串词;《魔幻星城》舞台表演的主持任务,我结合园区《雨林风情》的主持表演互动元素,改进创作了《我问你答》的抢答游戏环节......”
“这不仅是一次奇幻之旅,也是技能收获、自我提升的过程。”支援中,胡馨怡明白了“幕后下功夫、事先有准备,有备而无患”的道理,也感受到作为一名表演者能够一专多能的必要性。因此,在欢乐谷中她不断打磨自己的主持功底、临场应变能力、写稿技能、直播技巧、成为名副其实的“谷民多面手”,并身兼数职,频频被领导委以重任。胡馨怡表示自己的专业技能离不开“老师和师傅”的指导实践。
2020年,重庆文艺职院舞蹈与戏剧学院启动与欢乐谷集团全方位合作,包括胡馨怡在内的众多同学前往欢乐谷进行实习工作。为深化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校和欢乐谷采用“教师+师傅”双师联合传授,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岗位上学习适应市场的职业技能。现在,欢乐谷还加入学院牵头组建的重庆文旅(广电)职教集团,校企协同共建舞蹈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2021年,学校启动校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培育,基于与欢乐谷集团合作基础,舞蹈表演专业成为学校首批校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老师带队赴上海欢乐谷开展集中实习
创新创业00后“文旅赋能者”
重艺学子除了“以技能助兴文娱产业外,更用技能搏出创新创业文旅产业的另一天地。”
今年,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重庆文艺职院《身临其境——沉浸式文旅赋能者》项目过五关斩六将荣获国赛铜奖、市级金奖。2020级学前教育专业的李俊秋正是“文旅赋能者”的负责人。
赛场路演,李俊秋一身得体的西装配上从容自信的笑容,胸有成竹对项目侃侃而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她表示,这次创新创业比赛是他们以沉浸式剧本文旅体验助力中小景区发展的一次重要尝试。
回忆起项目灵感来源,李俊秋兴奋不已,“我和成员们在一次实地走访中,了解到中小景区的体量大、规模占比低、市场份额有极大上升空间,文旅景区发展成为趋势。因此在得知比赛后,我们便积极搭建团队,构想对中小景区以‘剧本+文旅’为核心,进行‘文化内涵+剧本+服道化+场景+运营’一体化的内容打造。”
整个参赛过程中,李俊秋和团队成员在陆亿、刘宇婷等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走问谈查深度调研黔江民族村、木洞古村落等地;查阅历史资料1250册;与綦江地区非遗传承人开展座谈会;认真学习吴瑞雪、胡博等专家企业家的专业讲座。最终成功与枇杷山戴笠公馆、巴南木洞古镇、南川天星小镇等多个中小景区达成合作,为它们进行沉浸式体验打造。
在李俊秋看来,团队成员能够快速提升,成长为有魄力、有担当的人,离不开老师们的“保姆式”指导,和学校依托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在项目资源、专家人脉、企业平台、内部师资安排、3D/全息实训实验室应用、双创基地落成等方面提供的大力支持。
谈到就业,李俊秋爽朗笑说,他们已经在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重庆佳本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学校双创基地。毕业后,10多个主创成员会留在这里继续致力于文旅工作。
比赛团队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场合影
“英雄航空”里的铿锵玫瑰
当重艺00后们立志扎根文旅,他们的学姐早把梦想书写上蓝天。
毕业于重庆文艺职院2018级旅游管理专业的沈冰,进入四川航空公司快两年了。日积月累的训练早把她蜕变为一名专业的空中乘务员,在一身红黑经典配色的制服下,沈冰娴静端庄的职业仪态透着热情与沉稳的特质,言谈举止温柔而不失温度。
“航班起飞后20分钟和下降前40分钟是飞机安全的关键时期”,沈冰说,每次在这个时候她都会在脑中模拟一遍各类专业操作:确定自己号位、负责旅客排数、回顾应急逃生方案及包扎急救技巧......沈冰表示:“经历日复一日的训练,为的是将乘客安全带回”。
沈冰回忆,自己能够在2019年提前锁定川航offer,得益于学校当时广开就业渠道、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此外,学校开设的茶艺课、化妆课、职业英语课、礼仪课以及基地实训课等专业课程体系亦助力颇多。
重庆文艺职院招生处副处长吴倩介绍,从2013年起,学校为促进就业打造了“覆盖全员、分时分段、各有侧重、贯穿三年”的专科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2015年,依托办学优势,学校与成都东星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培养”订单班,并从资金政策、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以及行业资源支持等多维度协同开展专业共建“旅游管理”专业。今年,为持续拓宽就业渠道和渠道模式,从上到下,共同下好学校就业工作“一盘棋”,学校领导牵头负责,落实访企拓岗就业专项活动,请进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协会、重庆市群众艺术馆等104家企事业单位;与重庆演艺集团、重庆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广电都视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共建“演艺现代产业学院”;从2021年9月至今,学校参与组织“送岗位进高校”“公共服务进校园活动”等线上线下各类双选活动21场,提供岗位2万余个,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搭桥引线。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礼仪队
一直历练的媒体“制片人”
对于2021届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卢波来说,就业的“引线”,是靠不断实践历练积累捻成的。
“初入社会,没有谁是一帆风顺”。卢波现在华龙网旗下的一家文化旅游公司担任制片。
卢波表示,自己交际能力、性格塑造离不开大学里的历练,“学校的经历,给了我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校时,我积极加入学生会和社团,认识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性格的人”。
对卢波而言,实践历练已成习惯。现在,学校为校内更多的“卢波”提供实践育人平台,让历练从“校”开始。例如,学校依托非遗,成立了蜀绣(沙磁乱针绣)非遗大师工作室、舒小红茶艺大师工作室;开展了木洞山歌、荣昌安陶、夏布等非遗传承人培训班;以《川江号子》企业团队为融合点,建立“巴渝民歌文旅演艺实践创新教学团队”;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企业进行双元融合,以项目制为载体,与校企共同打造以巴渝音乐特色的川江号子音乐舞台剧《大江传歌》、成立金话筒大师工作室......学生从在校起便参与项目学习、实践,毕业之后也可以如木洞山歌传承人秦秋月一样,继续深耕文化工作,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